原標題:種好菜園子 鼓起錢袋子 酉陽自治縣涂市鎮桃魚村蔬菜基地助力脫貧攻堅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7月23日10時50分訊(通訊員 文梅 彭媛)眼下,正值夏季蔬菜瓜果成熟的旺季,重慶市酉陽縣涂市鎮桃魚村蔬菜基地的豇豆也旺了。7月22日,筆者走進基地放眼望去,一根根綠油油的豇豆挂在竹竿撐起的架子上,村民們正在地裏嫺熟的採摘著,忙得不亦樂乎,臉上洋溢著收成的喜悅。
“今年的豇豆又是一個大豐收。”該基地的承包合夥人冉賢鋒説。在投入農作物生産之前,冉賢鋒是涂市鎮大林村的村幹部,自脫貧工作開展以來,政府積極從福建招商引資産業大戶時,他看到農産品發展的可觀前景,便轉行做起了産業帶頭人,在政府集體經濟的指導帶領下,與敏興農業有限責任公司、農戶等共同承包,在當地發展豇豆、玉米、毛白菜、南瓜等農産品項目,于2017年底開始打造,2018年初投入生産。
目前,涂市鎮桃魚村引進的産業大戶已經在當地流轉了800畝土地,涉及土地的農戶有500戶。以綠色蔬菜為主導,由政府提供種植技術、修建産業道路等配套措施,因地制宜,立足實際,共同發展,助力脫貧攻堅。
發展的蔬菜項目屬於當地的本土農作物,在種植、培育、採摘等技術方面均得心應手。目前豇豆進入了盛産期,採摘從本月5號開始,平時每天的産量約4-5噸,高峰期每天産量能達到10噸左右。當天採摘當天發貨,絕大部分遠銷廣州、深圳等沿海城市進入綠色高端市場,少量供應本土市場,産品供不應求,還獲得了國家農業部頒發的蔬菜綠色認證。
涂市鎮勝利村6組的李翠娥家是貧困戶,因其丈夫殘疾、孫子孫女上學而致貧,兒媳常年外出打工,張翠娥便成了留在家中的唯一勞動力。“從採摘以來,我每個月都能有固定的收入,工資按月發放,月底領錢,一個月也能上個10天左右的班,收入800多元。國家政策好,不僅自己能掙到些錢,還能享受到國家的扶貧政策。” 張翠娥説。
村民高興地勞作。通訊員 劉彥祺 攝
據了解,基地在2018年的勞務工資就合計發放了120余萬元,而今年3月到現在,合計發放勞務工資約30余萬元,涉及貧困戶40余戶,現固定的務工農戶有40人,高峰期能達到110多人。全力打造綠色産業,實行讓貧困戶優先就業的原則,不僅帶動了當地農産業的發展,還解決了貧困戶就業難增收難的問題。土地租金每戶每月150元、土地分紅每戶每月150元的方式帶動農戶增加收益,幫助貧困戶脫貧摘帽,實現真正脫貧。
一捆捆豇豆裝車待發。通訊員 劉彥祺 攝
近年來,涂市政府招商引資,通過集體經濟、農業公司、産業大戶、農戶等共同承包制形式,發展壯大鄉村農産品,既解決了村民在本土的就業問題,又解決了貧困戶增收難的問題,推動了脫貧攻堅工作的發展,為實現共同富裕邁向了新臺階。接下來,涂市鎮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六個精準”“五個一批”,多措並舉,解決突出問題,以高品質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