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重慶頻道消息: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召開專題會,研究部署推進重大水利項目前期工作,將重慶市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納入全國重點推進的2019年重大水利項目,列入國家“十四五”規劃項目提前啟動實施,並視同“172重大水利項目”同等政策支持,已擬定納入2020年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項目實施。
永川、大足、榮昌、璧山、潼南、銅梁、合川、北碚、九龍坡、沙坪壩及江津區長江以北,共11個區,幅員面積1.25萬平方公里,這些地區是重慶市經濟較為發達區域,以佔全市約9.7%的水資源支撐了全市32%的人口和31%的GDP,但一直以來飽受缺水困擾。該區域水資源總量僅為55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量僅581立方米,遠低於全市1882立方米和全國2187立方米的人均水準。預測2030年渝西地區受水區生産生活總需水31.59億立方米,缺水仍高達11.50億立方米。
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將採用“大集中、小組團”的總體佈置方案。年均調水量10.18億立方米,項目總投資約155億元,通過新建長江、嘉陵江等提水工程向渝西城鄉生活和工業供水,兼顧改善受水區河流生態環境用水,並退還被擠佔的農業灌溉用水,全面支撐渝西11個區經濟社會發展。(供稿 重慶市水利局 編輯 曹永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