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重慶頻道消息:今年以來,重慶市通過開展農村低保專項治理、加強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查、進行社會救助綜合改革試點等多項舉措,不斷完善重慶市城鄉低保管理機制,有效保障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
根據重慶市民政局發佈的上半年重慶市社會救助工作執行情況,截至6月底,重慶市共有城鄉低保對象499423戶、870312人,佔全市總人口數2.56%。1至6月份全市支出城鄉低保資金217143.53萬元,。其中,城市低保資金支出90137.77萬元,農村低保資金支出127005.76萬元,共惠及87萬餘名困難群眾。
圍繞“突出治理重點,完善工作機制,加強實地核查,提升整改實效”,重慶市深入推進2019年農村低保專項治理工作。1月至8月,累計清退不符合農村低保條件的31836戶,共54775人,將未脫貧建檔立卡貧困戶中的重病、重殘對象5880戶,共9148人納入低保兜底。
為完善核查機制,加強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系統建設,堅持低保對象動態管理核對機制,加強申請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重慶市民政局通過信息化手段,並結合線下入戶調查、鄰裡走訪、信函索證等傳統方法,切實做到“不應保堅決不保”。1月至6月,全市通過核查比對系統開展新申請低保核查9.91萬戶,共25.66萬人,核查在冊數56.07萬戶,共112.15萬人。
今年,永川區開展了“一門受理、協同辦理”社會救助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堅持“三統一”(統一社會救助窗口、統一救助對象核查、統一台賬管理)、“兩不變”(各救助部門政策權限不變、資金渠道不變)、“一共享”原則(各救助部門共享困難群眾協同辦理平臺信息),建立區、鎮(街道)兩級聯席會議制度,設立鎮(街道)、村(社區)兩級救助服務窗口,深入推進“互聯網+社會救助”,打破信息壁壘,實現“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路”,打通了社會救助“最後一公里”,受到困難群眾的普遍歡迎。目前,該做法正在全市各區縣推廣開展。
針對重慶市社會救助基層工作力量嚴重不足的現狀,市民政局市財政局等相關部門聯合製發了《關於積極推行政府購買服務提高基層社會救助經辦服務能力的實施意見》,通過購買第三方機構服務的方式,開展社會救助事務性和服務性工作,緩解基層工作人手短缺現狀,努力提升基層社會救助服務能力。目前,全市共投入9000余萬元,購買事務性和服務性項目151個。(供稿 重慶市民政局 編輯朱明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