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重慶頻道消息:9月6日,重慶大學建校九十週年校慶《聆聽重大·歲月留痕》大型畫展在重慶大學A區正式開幕,《歲月留痕·筆尖下的重大》及《聆聽重大》兩個項目的部分照片近四十幅將在現場展出。
據介紹,《歲月留痕·筆尖下的重大》及《聆聽重大》是重慶大學黨委宣傳部網絡文化辦公室策劃的校慶氛圍宣傳項目,從2018年10月校慶後開始啟動,歷時近10個月打造完成。
歐陽樺(右)為參展者介紹畫作
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教授歐陽樺,多年來一直堅持以鋼筆畫的形式記錄重慶舊時的面貌,通過鋼筆反映老重慶星羅雲布的老建築及老重慶的市井生活。在重慶大學九十週年校慶之際,歐陽樺特地為學校創作了一系列還原老重大風貌的鋼筆畫。
在重慶大學四十餘年生活積澱的基礎上,歐陽樺教授收集研究了各個時期的文獻資料、地圖、老照片,對各個時期的老建築進行詳細研究,以老重大A、B、C校區及虎溪校區的建築為切入點,從不同的視角用一筆一畫講述著重大九十年時光裏的故事。創作完成的42幅鋼筆畫,包括了A區工學院、理學院、臨江路、沙磁醫院、民主湖、B區老禮堂、C區教學樓、虎溪東大門等學校地標性建築。
展覽吸引了眾多參展觀眾
《聆聽重大》是美視電影學院副教授羅俊在借鑒國內外“聲音地圖”的概念基礎上,發現校園的各種自然、人文、歷史的“聲音”,從五教的下課鈴聲,到鐘塔的準點鐘聲,從虎溪雲湖的天鵝叫聲,到風吹過竹林、梧桐大道奏響的協奏曲,通過聲音喚起深藏在每一個重大學子心中對於校園的獨特記憶,展示一個“耳朵上的重大”,最後形成一個獨特的重慶大學“聲音地圖”,讓師生校友身處世界各地,也能感受到學校熟悉的人文氛圍。
在近十個月的時間裏,團隊在三個校區穿梭,在民主湖、縉湖、雲湖、各教學樓、各實驗室,在師生們熟悉的地方採集各地標獨有的聲音,初步建立了屬於重慶大學的獨特的“聲音地圖”,目前已採集製作完成校園40個點的聲音樣品及視頻,完成延時攝影成片一部,照片40余幅。畫展現場還專門配置了高清大屏、耳機,搭建了一個“聲音地圖”系統,嘉賓在現場戴上耳機就可聽到來自校園各個角落的自然、人文聲音。
據了解,畫展將在重慶大學A區和虎溪校區分別展出一週。(供稿 文/圖 重慶大學 編輯 張吟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