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重慶頻道報道:11月2日,《三峽畫卷——關山月與近代以來的江峽圖景展》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正式舉辦,此次展覽將一直持續至2020年2月9日。
據了解,《三峽畫卷——關山月與近代以來的江峽圖景展》由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攜手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聯合主辦。關山月美術館以我國著名國畫家、教育家、嶺南畫派大師關山月先生名字命名,以收藏和研究關山月及其所處的20世紀中國美術作品為特色。作為一所全國重點美術館,關山月美術館曾多次榮獲文化與旅遊部頒發的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獎項。
《輕舟已過萬重山》畫卷 供圖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關山月一生之中兩過長江三峽,期間創作了大量的以三峽及其周邊地區相關的作品,充分反映了當時的時代風貌。”三峽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展覽分為序章、長江萬里、江峽圖卷、江山無盡四個部分,從繪畫風格流變看古今畫派對江峽圖景的不同描繪,從三峽大壩蓄水前後看不同畫家對新舊三峽的不同表達。
其中,序章部分通過歷史文獻、出版物等,展示了歷代文人墨客對長江與三峽的讚美,介紹了長江與三峽的綜合視覺印象。
長江萬里章節展示了從明代至近代關於長江以及三峽的形象創作,梳理了長江題材在傳統文化中的係譜,向觀眾傳達到近代之前人們對於傳統長江圖像的理解及其所展現的文化精神。
江峽圖卷章節展示了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國畫的審美變化,關山月長達14米的鴻篇巨制《江峽圖卷》正是此時期的重要代表作品。
江山無盡章節講述了在20世紀70年代末,三峽形象越來越多地被更多的藝術家用來作為表達祖國江山形象的重要題材,成為近代以來中華民族追求獨立與進步的精神象徵。
目前,展覽已正式對公眾開放,有興趣的市民和遊客可到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四樓歷代書畫廳觀賞。(文 陳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