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重慶頻道消息:近年來,重慶兩江新區口岸的通關服務能力不斷提升,今年1月至10月,重慶兩路寸灘海關(以下簡稱“寸灘海關”)進口整體通關時間為19.87小時,相比2017年同比下降76.11%;出口整體通關時間為0.74小時,相比2017年同比下降79.61%。10月當月,寸灘海關進口整體通關時間為10.99小時,出口整體通關時間為0.64小時,通關時效進一步提升。
據悉,寸灘海關隸屬重慶海關,其管轄範圍包括兩江新區全域,其中包括兩江新區重要開放平臺——兩路寸灘保稅港區(以下簡稱“保稅港區”),對兩江新區大開發大開放起著重要作用。相關負責人表示,寸灘海關近年來探索全流程把控,正持續壓縮整體通關時間。
今年7月16日,寸灘海關在保稅港區開展“二維碼直通出區”實貨測試,創新制定了“二維碼直通出區”監管模式,對未被系統抽中復核地磅重量的出區車輛,可直接憑企業申報數據自動生成的二維碼刷碼出區。
據了解,該模式可在不改變現有卡口設施設備的情況下,保障金關二期區域系統的正常切換,同時改變以往車輛過卡口百分百核對地磅重量的做法,有效提升保稅港區內高資信生産企業卡口進出效率,實現了順勢監管和精準監管。
這樣的案例不在少數。寸灘海關不斷創新突破,嚴格把控通關中各環節海關作業時間,並針對出現的各類異常情況,及時與職能部門和口岸海關聯繫解決,以切實提升海關通關時效和企業的獲得感。
同時,寸灘海關對出口貨物大力推廣提前申報模式,引導企業在進口貨物運抵後第一時間完成申報,從源頭壓縮申報前通關時間;更通過強化日常業務監控,指派專人對“通關無紙化待放行列表”“放行異常列表”採取實時監控,每日對提前申報期情況、未結關未放行情況和時間超長報關單進行清理並逐票核實原因,第一時間處置通關時間異常數據。
如今,保稅港區強大的物流輻射作用和産業聚集功能正日益顯現,這與寸灘海關及重慶港海關等兩江新區口岸的通關服務能力提升密切相關。據了解,今年重慶港海關大型集裝箱查驗設備配套設施建設項目(H986項目)也順利通過國家海關總署整體驗收。該系統試運行期間,進口整體通關時間同比壓縮40.6%,進口海關作業時間同比壓縮64.4%,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同比壓縮97.3%,出口海關作業時間同比壓縮56.6%。(文 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