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重慶頻道消息:重慶秀山縣人民醫院感染科主任李佩波一直信奉一個原則,醫生不僅要有專業素養,還需要有一顆溫暖的心,要做一名有“溫度”的好醫生。
秀山縣人民醫院感染科主任李佩波 供圖 秀山縣委宣傳部
因為“用心” 才有“溫度”
2月1日,重慶秀山縣首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孫某正式出院,也是渝東南片區首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這背後離不開專家的指導,更離不開秀山縣人民醫院感染科醫護人員的辛勤付出。“剛開始患者對我們很抵觸,確診後,更是出現了恐懼、不安、煩躁等情緒。”入院不久,醫護人員就發現孫某的情緒不對。
李佩波深知此時患者需要的不是冰冷的專業教導,而是親切的關懷。“患者的情緒對病情很重要,就像我平時説的,要拉近距離,走進患者。”拉家常、分享治療過程中的好消息、鼓勵患者樹立信心……李佩波叮囑護士們,除了病情,還要時刻關注患者的心情,給予他們無微不至的照顧。
1月24日,李佩波查完房後沒有離開,而是留在病房陪孫某聊天,兩人拉起了家常。李佩波告訴孫某:“2020年有我們14個醫護人員陪著你,你不孤獨!”自1月24日後,孫某逐漸消除了恐懼和絕望情緒,他的病情和精神狀態也日趨好轉。經過十多天的相處,李佩波已經和孫某成了朋友,無話不談。“現在我們還保持著聯繫,前幾天,他家人拉肚子,還打電話諮詢我呢。”李佩波笑著説。
“病”字不可怕 “暖”字涌心頭
孫某出院後,秀山縣人民醫院一直無新增確診病例。但發熱門診的患者依舊不斷,核酸採樣、醫學留觀工作不能放鬆,李佩波仍然堅守在防控一線。3月5日淩晨4點,一名從疫情重點地區到秀山的人員送至秀山縣人民醫院接受例行檢查,但他始終不配合工作。怎麼辦?只能靠溝通交流。
“拋開醫生身份和他聊天,既講律法也説道德,然後告訴他,就算檢查出患有新冠肺炎,也不可怕,我們有很好的診療方案,有成功案例。”從法律責任到道德準則,再到心靈撫慰,李佩波一步步消除了他的抗拒心理。核酸採樣和醫學留觀工作中,常常遇到人員不配合,甚至無理取鬧的情況,但李佩波都能迎刃而解。
“俯下身子、拍拍被子、握握手、拉拉家常,這些都是李主任平時教我們與患者拉近距離的方法,非常實用。”護士張明文説,一直以來,李佩波都用一顆柔軟的心、一雙溫暖的手,溫暖著患者,同時也引導著全科室的醫護人員。
溫暖別人 也溫暖自己
急患者所急,予患者所需。將精力放在患者身上的醫護人員,反而容易忽略了自己。“誰都不是金剛不壞之身,每天與病毒打交道,説不害怕是假的,但不能畏懼。”李佩波説,害怕可以讓人保持警惕,更好的保護自己,但不能有畏懼心理。所以,他也時刻關注著身邊同事的心理變化,發現不對勁,就立刻進行溝通疏導。
“患者病情好轉了,我們的付出有收穫了。”“領導來關心慰問了,我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一有好消息,李佩波就立刻分享給全科室的人員,為他們打氣、給他們鼓勁,堅定著大家的信心。
李佩波(右一)與觀留患者合影留念 供圖 秀山縣委宣傳部
“李主任平時會提醒我們注意休息,會和我們聊天解壓,除夕夜還給我們發了壓歲錢呢!”護士們説道。而對於自己,李佩波常常則是關上門來哭。“壓力確實很大,但我從來不會被打倒,哭只是情緒宣泄,這也是自我心理疏導的一種方式。”李佩波説,只有自己懷著一顆向上的心,才能傳遞正能量;只有自己的心暖了,才能溫暖他人。(文 周利宏 肖紅光 編輯 付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