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重慶中心城區城市道路建設提速 曾家岩嘉陵江大橋有望年底主線通車 重鋼步道打造西部首條“屋頂上的步道”
7月27日,市住房城鄉建委發佈上半年主城都市區中心城區(簡稱中心城區)城市道路建設情況。2020年,中心城區城市道路建設計劃涉及項目97項,總投資規模約3999億元,計劃年度完成投資約318億元。
據介紹,今年上半年累計完成投資142億元,佔年度計劃的45%左右,同比增長7.9%。市住房城鄉建委相關負責人昨日接受重慶日報記者採訪時介紹了部分重點項目的進展。
“9橋8隧”是重頭戲
該負責人介紹,“9橋8隧”項目是目前中心城區道路建設的重頭戲,包括白居寺長江大橋、曾家岩嘉陵江大橋、紅岩村嘉陵江大橋、水土嘉陵江大橋、蔡家嘉陵江大橋、郭家沱長江大橋、禮嘉嘉陵江大橋、黃桷沱長江大橋、馬鞍石嘉陵江大橋復線橋,以及龍興隧道、土主隧道、新燕尾山隧道、鐵山坪復線隧道、金鳳隧道、大學城復線隧道、陶家隧道、鹿角隧道。
比如曾家岩嘉陵江大橋建設,現已完成整個工程量的85%左右,預計下月可完成主線隧道貫通,年底實現主線通車。該橋建成後,從渝北區興盛大道出發,過曾家岩嘉陵江大橋、菜園壩長江大橋到南岸區,最快只要10多分鐘。
今年下半年,我市還將爭取開工建設兩條穿越中梁山的隧道——陶家隧道和大學城復線隧道。
陶家隧道項目起于快速路一縱線陶家立交,止于快速路二縱線李家灣立交,全長約13.5公里。該工程建成後,將實現與繞城高速、快速路一縱線、快速路二縱線、內環快速路等轉換,可為華福隧道減壓分流。
大學城復線隧道項目起于坪山大道西山立交,止于內環快速路紅槽房立交,全長約5.94公里。該工程建成後,可緩解大學城隧道和雙碑隧道的壓力,使居住在大學城的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西南大區步道串聯多個重要建築
按照規劃,中心城區要建17條353公里重點特色山城步道。現已開工建設12條,基本建成136公里,歌樂山步道、禮嘉步道、沙磁步道等一批步道已建成投用。
今年下半年,我市力爭開工建設重鋼步道、盤溪河步道渝北段、鴻恩步道、江北城步道、西南大區步道等項目。
其中,重鋼步道全長22公里,北起九龍坡區桃花溪步道(擬建),沿重鋼崖線向南延伸,止于大渡口區義渡公園,南大幹道至建橋大道段為近期建設範圍。目前,該項目正進行施工招標,計劃年內開工。該步道將被打造成主城首條“崖線上的有氧步道”、中國西部首條“屋頂上的空中步道”。
西南大區步道位於渝中區,全長7.8公里,依託中山四路、嘉陵橋路、四新路、下羅家灣、人民支路構成主環線,連接曾家岩步道等多條支線。該步道將串聯大禮堂、文化宮、體育場等西南大區時期重要建築,以展現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在重慶的建設成就為主體,著重增補便民設施,打造特色空間,利用微導視系統串聯歷史人文要素,達到提升步行體驗、重拾場所記憶的效果。
建設76個公共停車場泊位3萬餘個
為改善城市出行環境,我市還在中心城區提速建設人行天橋和地下通道,持續推進公共停車場建設。
今年,中心城區將新建25座人行天橋和地下通道,力爭完工9座。截至目前,已完工1座,即巴南區高職城2號人行天橋。
今年,中心城區計劃新建續建公共停車場項目共76個,停車泊位總數約3.08萬個。其中,新開工建設沙坪壩區白公館東側地塊停車場、高新區西永微電園城市品質提升工程—綜合樓停車場等15個公共停場,將新增停車泊位約0.43萬個;續建公共停車場61個,增加停車泊位約2.65萬個。
該負責人還表示,在穩步推進多個城市道路項目建設的同時,我市還加快推進中心城區至璧山、江津、南川、長壽4個同城化先行區快速通道建設,儘快落地中心城區至涪陵、永川、合川、綦江—萬盛4個重要戰略支點城市快速通道,積極謀劃中心城區—支點城市—榮昌、潼南等橋頭堡城市快速通道。(重慶日報記者 廖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