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慶五中院出臺雙《指南》深化行政案件繁簡分流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20-08-13 13:36:35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報道:8月12日,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與重慶市九龍坡區人民法院聯合召開新聞發佈會,會上通報了近年來重慶五中院行政案件繁簡分流工作情況,並就其出臺的《適用簡易程式審理行政一審案件指南(試行)》和《優化行政二審案件審理方式指南(試行)》兩份規範性文件進行了詳細解讀。

新聞發佈會現場 攝影 王鏡銘

重慶五中院新聞發言人、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唐文介紹2015-2019年重慶五中院受理的行政案件情況 攝影 王鏡銘

  重慶五中院新聞發言人、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唐文介紹,2015年-2019年,重慶五中院受理的行政案件從1444件增至2031件,增長了40.65%,法官人均辦案量從170件增到211件,增長了24.11%。在保證司法公正又快速解決行政爭議的同時,重慶五中院圍繞推進行政案件繁簡分流、優化行政審判流程設計開展了一系列創新和嘗試。

  一是加強簡易程式適用。重慶五中院拓寬適用簡易程式案件範圍並簡化裁判文書製作方式,提煉審理要素和核心內容,首創“表格判決書”,實現大部分簡案當庭裁判、當庭送達、當日結案。二是優化二審審理方式。重慶五中院採用“固定上訴爭點+查證辯論”的審理方式,減少無實質意義的冗余環節。三是推進類案“智審”。重慶五中院依託全市法院“智審”平臺,從立案至筆錄再到裁判文書的各個環節均自動錄入、模組化生成,法官通過“勾選”抓取庭審筆錄關鍵信息,確定事實及法律依據,自動生成裁判文書。2018年至2020年6月,重慶五中院轄區共審理工傷案件1336件,其中1205件通過“智審”平臺審理,適用率90.19%。四是探索標準訴訟審理方式。重慶五中院從具有相同事實或法律問題且處於未決狀態的系列行政訴訟案件中,選取一件或幾件有代表性的作為標準案件進行審理,其餘案件參照標準案件結果作出相應裁判。2016年以來,重慶五中院先後採用標準訴訟審理27起285件系列案。

重慶五中院行政庭副庭長樂巍介紹《指南》的起草背景、經過及目的 攝影 王鏡銘

  重慶五中院行政庭副庭長樂巍介紹了兩份《指南》的起草背景、經過及目的,詳細解讀了其主要條款及其創新之處。樂巍介紹,重慶五中院出臺兩份《指南》,旨在進一步深化行政案件繁簡分流、提高簡易程式適用率,從而在確保司法公正的前提下,對司法資源進行有效配置,以更加高效地化解行政爭議。《指南》對《行政訴訟法》規定的可以適用簡易程式審理的一審行政案件的案件列舉範圍進行了細化,即除包括已有的“被訴行政行為是依法當場作出、案件涉及款額二千元以下的、屬於政府信息公開案件”,還明確了“屬於工傷認定案件的、屬於履行法定職責案件的、單獨以復議機關作為被告的”以及“其他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係明確、爭議不大的案件”,經雙方當事人同意也可以適用簡易程式。

  同時,適用簡易程式審理的案件可以採取當事人在送達地址確認書上填寫的微信、短信、電子郵件等便捷性聯繫方式送達訴訟文書;經雙方當事人同意,受理法院可以通過郵寄或當事人確認的便捷性方式組織雙方當事人進行證據交換;可以採取在線視頻或移動平臺審理等方式開庭;原則上應當通過互聯網同步直播庭審過程並當庭宣判,應告知當事人可以在中國庭審公開網觀看庭審過程。

  首次在《指南》指導下審理的一起案件庭審在新聞發佈會前用時40分鐘完成。該案係九龍坡區法院受理的一起工傷認定行政案件,因“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係明確、爭議不大”適用簡易程式,由一名法官獨任審理並當庭宣判,庭審過程同步在中國庭審公開網進行網絡直播。

  發佈會由重慶五中院辦公室副主任王璐璐主持。市人大代表鄧澤虎、張艷君、袁銳、簡莉等受邀參加。(文 王鏡銘 鐘麗君 編輯 付意菲)

責編:馮鈺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