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重慶頻道消息(田渝兵 通訊員 陳淩雲): 9月20日,在巫溪縣紅池壩鎮“楓驛客棧”農家樂有這樣一幕場景,遊客們聚在一起,吟詩頌詞,興致勃勃地玩著詩詞接龍遊戲。得益於交通條件的改善,如今紅池壩鎮遊客聚集的場景多了起來。隨著旅遊業的發展,當地民宿也得到了發展。
要想富,先修路
紅池壩鎮位於巫溪西北角,距離巫溪縣城120余公里,是全縣地理位置最邊遠的鄉鎮。要到達紅池壩鎮,必經該鎮唯一齣境公路田茶路。田茶路全長30公里,全線懸挂在河邊的懸崖陡坡之上,彎多路窄,來往車輛要想錯車,只能在專門擴寬的會車點提前“預約”。
多年來,紅池壩鎮在經濟社會發展上一直受交通條件制約,貧困發生率達20.5%,2017年被確定為18個市級深度貧困鄉鎮之一。
2017年8月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總體規劃下,紅池壩鎮堅持交通先行,把打通“大通道”暢通“內循環”作為工作重點,堅持“道路圍繞産業建,産業圍繞旅遊幹”的工作思路,集中力量開展交通設施建設。
經過兩年多的改擴建,2019年11月,總投資3億多元的田茶路主體工程順利完工,昔日不足5米的水泥鄉道變成7.5米寬的瀝青大道,沿河路基得到加固加高,擋土設施進一步完善,危險線路重新改線,暢通率由原來的39%提升至95%。
路暢通了,人氣旺了
交通條件的改善,不僅提升了全鎮1萬9千余人的出行體驗,也讓大山的産品出得去,資金進得來。
依託地處三個區縣交界點的區位優勢及大山秀水的生態優勢,紅池壩鎮堅持以“三變改革”為引領,通過發展“小組團、微田園、生態化、有特色”的農文旅融合模式,建立健全新型農業市場經營主體機制,引進市縣龍頭企業24家,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組織73個,建成了“紅池雲鄉”國家AAA級旅遊景區、茶山生態休閒農業園、中崗龍池壩茶蔬示範基地等農文旅融合項目。
2019年,紅池壩鎮獲評“重慶氣候養生地”及“網友最想去的十大氣候宜居宜遊鄉鎮”稱號,茶山村獲評“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中國美麗休閒村”。2020年全鎮貧困發生率降至0.42%,昔日的窮山溝變成如今的打卡“網紅”地。
謀藍圖,優區位
巫溪縣按照脫貧攻堅總體規劃綱領,全面實施“旅遊興縣”行動計劃,全力發展交通設施建設,以交通促旅遊,以旅遊促鄉村振興。9月20日,“一橫一縱”幹線公路紅池壩鎮K45段路基工程順利完工,標誌著紅池壩鎮將由原來“獨道通行”變為3條公路縱橫通行。
“一橫一縱”幹線公路全長64公里,寬7.5米,按三級公路標準建設,總投資13億元。省道S502雙廟埡口(開州界)至漁沙段為 “一橫”,縣道X002田壩鎮至紅池壩景區為“一縱”,分別連接開州和雲陽。自“一橫一縱”的出現,紅池壩鎮也打通了向西向南的出口,區位優勢更加突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