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重慶頻道消息:當前,微信群成為老師和家長們常見的一種溝通渠道。近日,在重慶渝北回興一所學校的家長微信群中,一騙子假冒班主任身份在群裏發佈詐騙信息,以向家長收資料費的名義為由,騙取了1300元。
2020年9月14日下午,一位女教師到轄區派出所值班室報案,稱有騙子進了班級群,冒充她騙走了家長的錢。民警詢問得知,報警人何老師是回興一學校的班主任,在今年開學後為了方便與學生家長聯繫,她建了一個家長微信群。
9月14日15時35分左右,何老師發現微信群裏面有家長在發紅包,仔細一看,發現之前有一位陌生人通過掃描微信群二維碼進群。隨後,該陌生人冒充她班主任的身份,在群裏面發了一段讓家長交資料費192元,複印費8元,共計200元的文字信息。
發現騙子的詐騙行為後,何老師馬上在群裏發消息告知家長們,讓家長們不要再發紅包。同時,她馬上讓學生們打電話告知其家長事實,以免繼續上當受騙。經統計,微信群裏有7位家長髮了紅包,且都被騙子領取,共計1300元。目前,回興派出所已經依程式進行立案調查。
警方提醒,家長們在網絡社交平臺收到學校老師的“交費”通知時,可先通過電話、視頻通話等方式與老師多方核實,不要急於轉賬,以防被騙。如果遭遇騙局,應第一時間撥打110報警求助。同時,老師們在建群時要在班級群設置“需群主或群管理員確認才能進群”功能,加強“入口”關卡管理,以免騙子趁虛而入實施詐騙。(文 肖紅光 劉憶 編輯 胡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