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重慶渝北區累計投資447億元改善民生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1-01-18 17:21:54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消息:“十三五”期間,重慶渝北區在教育、社會保障、就業、衛生健康、住房保障等10類重點民生領域上累計投入資金達447億元,有力保障了渝北民生和社會事業發展,渝北區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改善了農村群眾的生活環境

  據悉,“十三五”期間,渝北區投入了6.4億元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創新提出農村危房整治9條措施。渝北區累計完成農村CD級危房整治5.2萬戶(含建卡貧困戶等4類重點對象5847戶),4類重點對象全部動態實現了住房安全有保障的目標,同時按照巴渝民居“八要素”,制定了《渝北區農村居民住宅設計標準圖集》,對農村居民住宅統一風貌和保障品質起到了良好指導作用。

【B】“十三五”期間重慶渝北區累計投資447億元改善民生

  大面坡村環境整治一角 攝影 張澤美

【B】“十三五”期間重慶渝北區累計投資447億元改善民生

  洛磧鎮大天池村“桃韻天池”項目整修的農房 攝影 唐春琳

  與此同時,渝北區投入了48億元資金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圍繞重點區域,累計整治提升農村舊房16750戶,實施公共區域景觀打造項目18個,創建市級整潔庭院和美麗庭院2300個,安裝村莊照明路燈或庭院燈7500盞。

  “十三五”以來,渝北區農村基礎網繼續織密織牢,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場鎮配套設施明顯提質,農村公路四通八達,農房拔地而起,村民物質生活得到更好滿足。

  促進了教育事業全面發展

  據悉,“十三五”期間,渝北區累計投入資金50多億元,新建成學校20余所,整合農村小規模學校20余所,完成農村寄宿制項目6個,農村學校全面達到標準化學校水準。各學校的功能教室、少年宮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教育信息化實現了校校通、班班通,成為全市智慧校園建設示範區,教育資源實現了城鄉共享。隨著學校硬體建設的不斷上檔升級,渝北區中小學校面貌煥然一新,基本實現了城鄉教育一體化,成為全市首批“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

  華秦小學處在華鎣山上、全區最邊遠的地區,是渝北區一所農村寄宿制小學。2020年區教委投入近500萬元對學校進行了全面改造,辦學硬體得到極大改善,該校小學段學生實現了全免費寄宿學習,避免學生因經濟困難而輟學或失學。

【B】“十三五”期間重慶渝北區累計投資447億元改善民生

  渝北華秦小學供應的營養豐盛午餐 攝影 張澤美

【B】“十三五”期間重慶渝北區累計投資447億元改善民生

  改造一新的華秦小學 攝影 張澤美

       推動了醫療資源提檔升級

  據悉,“十三五”期間,為進一步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難題,渝北區財政投入了50.4億元。目前,渝北區醫療機構及醫護人員都在原有基礎上有所增加,孕産婦、嬰兒死亡率下降,人均期望壽命提高至77.96歲,居民健康素養水準升至23.68%。

【B】“十三五”期間重慶渝北區累計投資447億元改善民生

  新落成的渝北醫院 供圖 渝北區宣傳辦公室

  隨著渝北區醫院新院區投入使用,該轄區的百姓看病不用再跨區跑,不出遠門就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資源,同時,該區“悅來老年康養中心”入選了全國首批老齡健康醫養結合遠程協同服務試點機構。

【B】“十三五”期間重慶渝北區累計投資447億元改善民生

  渝北區人民醫院茨竹分院門診大廳 攝影 蔣婧

  從改善農村居住環境,到著力改善辦學條件,再到解決好城鄉教育的差距問題;從改革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到著力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從醫療設施設備的改善,到養老體系建設的不斷完善,對民生領域的投入,渝北區堅持一年年推進、一件件落實,把民生實事當作最重要的大事來辦。(文 肖紅光 曾靜 編輯 付意菲)

編輯:付意菲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