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教育頻道消息:教育全球化的到來,國際教育合作、互動逐漸增強,具備世界共性的教育樣式在國內普及推廣,教育的深度與維度逐漸增加。隨著中國加速走近世界舞台中心,國際教育需求的日趨旺盛,因此具備國際視野、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人才培養也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
為此,國際在線教育頻道推出“校長來了”主題系列採訪,特邀中黃國際教育集團基礎教育事業部高級總監翟培琦做客國際在線,就國際教育未來發展發表自己的觀點。
翟培琦,中黃國際教育集團基礎教育事業部高級總監,主要擔任K12校長。
懷揣熱血努力奮鬥 一路學習一路成長
“在德國完成本碩之後,我申請到了美國讀博的全獎,並在完成學業後被聘做外聘教授教授大學一、二年級的統計學和數學。”翟培琦校長在分享自己的學習經歷時講到,“在留學海外的十幾年中,我做過不少的教育嘗試,覺得工作後有不少的經驗可以為祖國的教育事業作出一定的貢獻。”
因此,她懷揣著一腔熱血,與不少志同道合的同學們相約到不同的地方去奮鬥。幸運的是,在第二段職業生涯的起點,她遇到了深耕教育十八年的中黃。兩者無論是在教育的探索和創新方面,還是在教育的目標和實踐準則上,都比較契合。
2011年到2013年間,翟培琦作為主要工作者和組織者參與幫助八所大灣區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引進優質國際教育資源,培養國際理解與國際教育人才,組建國際教育核心班底,也培養了上千名傑出的中國留學生,其中不少學成歸來在各個領域發光發熱。
2013年起,在危機中,她快速地從一名學術管理者成長為教育管理職業經理人。在教育投資人的指導下,帶領團隊轉危為機並且拓展了業務。
2014年底,因公司得到上市公司親睞,翟培琦也因此被邀成為上市公司國際教育板塊的負責人。
2016年底,她作為集團學校運營的副總裁參與業務拓展與校區管理,經過三年的努力迅速將原本三所合作校業務拓展到國內八所合作校、兩所獨立校及海外兩所合作校。
“我常常在感恩,自己真的是遇到了太多好的引領者和平臺,才能有那麼多歷練和學習的機會。” 翟培琦校長在採訪時講到,“每次在實踐中感知自我的瓶頸就會迅速尋找充電的機會,為學校的發展服務,為學生的成長奠基”。
擇校時 要對學校進行多角度全面的考察
2015年,翟培琦曾經應數百位家長邀約給他們寫了一篇小文,核心內容就是建議家長們如何選擇國際學校。下面給大家劃出幾個重點:
面對擇校首先家長要和學生作認真而深刻的交流,明白學生對於自己未來的規劃和整個家庭的期望是否匹配,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權同時給予一定的分析工具幫助其理智認知。
查看學校的信息來源,比如電話諮詢、網站簡介和第三方評價等,看看是否信息比較透明,內容是否一致,聲譽是否良好。
了解學校的文化,從諮詢老師的專業度和溫度,到學校裏師生的真實面貌,再到課堂體驗及學校生活體驗,看看孩子未來學習的安全性和適應度;了解學校的課程體系和升學情況,帶著孩子去學校進行真實課堂旁聽並向一線教師或者同學諮詢學習感受;與此同時,也能形成學生對於未來目標可行性的初步判斷。
了解學校的課外活動和實踐活動安排,可以諮詢上一年數據,從而明白是否匹配孩子的期望值;了解學校的師生比、最大班級數、必修和選修安排、中外教比例(是否都具備所屬國教師證)等,看是否與預設相似。
同時,也要諮詢學校的姐妹校及其可以提供給學習者的機會和資源,包括競賽資源,前沿科技學習資源,學生個人潛能開發資源等;學校的學費和獎學金情況,看是否符闔家庭承受範圍或者對自己的鼓勵。
優秀的學生 都具備出色的特質
作為校長,每年都會接觸到很多學生,其中比較出色的學生都會有一些共同特徵,比如:
能夠聚焦:不會太一心二用,比較能夠短時間高效去關注一件事情。
主動學習:會有自己的學習節奏和方式,也會主動諮詢教師或同學。
比較堅韌:相對於其他同學比較少言敗,對於學習比較堅持。
記憶力和理解力相對更好:這是學習力中比較重要的成分。
目標相對明確,比較早就有自己的奮鬥目標並堅持不懈。
敢於試錯:無論環境是否友好,都比較勇敢去挑戰不可能。
關心週遭,綜合力強:比其他人更有同理心,愛好也更多。
有獨立思考和深度思考的能力:不會妄下論斷。
有超強學習力,通常是各種學習小組裏最活躍的。
“雙進雙出雙高”全方位培養人才
中黃國際教育集團注重的是如何幫助學生從固定式思維轉變到成長型思維,將知識體系和技能發展並重進行螺旋式上升設計。在七年級就給學生每學期進行職業發展綜合測評與建議,提前發掘每個人的潛能並做到有的放矢。同時為了保障教育的公平公正,也會根據孩子們的優弱勢幫助他們選擇適合自己發展的課程,並在每天的教學中安排一個小時的培優答疑輔導。而且學生們可以自己選擇學段導師,一跟到底。
中黃國際教育集團的“雙進雙出雙高”無論從招生的公平性和普惠性,還是學習路徑的自由選擇,以及最後的不同結果都是最大限度保障了家庭和學子的自由度。將傳統的二維目標提升到三維,綜合國家對於青少年核心素養的建議,培養有擔當、有責任感、有專業要求、有底線、有祖國文化認同並且為社會提供價值的同時實現自我價值的青年。
國際教育的多元化發展將迎來空前的時代
機遇和挑戰是一對孿生兄弟,往往是看階段或背景。
因為不確定性,所以我們可以有更多大膽的假設與創新,國際教育的多元化發展將迎來空前的時代;而因為不確定性,我們也比較難在短時間內有足夠好的評估及評價體系去甄別不同的嘗試。因為不確定性,使得我們需要調整培養目標,從傳授技能和知識轉變為以概念驅動思維的發展,對於師資的高要求和現實的需求量之間形成了矛盾;但與此同時也促進了更多教與學模式的創新。
“任何有序的系統都是從無序的狀態逐步進化而來的”,相信國際教育的發展亦然。(圖文/楊鈞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