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電視>>正文

綜藝節目主持人"青黃不接" 業內:新人需要機遇和積累

2016-04-14 09:22:53|來源:中新網|編輯:趙丹丹

  近年來,綜藝節目的數量與日漸增,然而,在主持人方面卻呈現“青黃不接”的尷尬局面。對此,記者展開調查採訪,湖南衛視主持人謝娜直言造成“主持人荒”的現象是因為新人需要機遇和積累,而浙江衛視主持人伊一則透露有不少人輕言放棄。不過有業內人士指出,未來主持人管理模式或趨於藝人化。(記者 李萌)

  綜藝節目主持人“青黃不接” 業內:新人需要機遇和積累

  資料圖:謝娜

  電視臺主持人頻“出走”

  此前,知名主持人多會被貼上指定電視臺或節目的標簽,例如謝娜、何炅會讓人想到湖南衛視,孟非會讓人想到江蘇衛視等。但近年來,主持人紛紛“出走”,有的跳槽去其他電視臺繼續當主持人或出任領導,有的則在與原電視臺保持工作關係的同時,主持其他電視臺的節目。例如李湘先後在多家電視臺工作過;謝娜則主持過多個電視臺節目;從杭州電視臺走出來的華少,則先後主持過浙江衛視、央視一套的節目,甚至還有台灣主持人蔡康永請辭主持十餘年的節目,轉而到內地加盟網絡綜藝節目等。

  儘管主持人流動頻繁,但經常出現在觀眾眼前的卻總是一些“老面孔”,對此,江蘇衛視某節目負責人小柴分析稱:“培養一個新主持人要用很長時間,而一個‘老面孔’是可以自帶收視率的,自然用‘老面孔’更有底氣。”同時,他表示,目前大多數綜藝節目都在戶外拍攝,能夠在棚內拍攝的數量降低,也壓縮了新人的發展空間。

  主持經驗豐富的謝娜對中新網記者坦言,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在綜藝節目發展繁榮的韓國,都存在“主持人荒”,“每行每業競爭都很激烈,小鮮肉的競爭也一樣。一個影視作品可能讓很多人記住甚至迷戀這個角色或者扮演者,而主持人是需要通過具有代表性的節目來讓大家熟悉,這不是一期兩期就可以做到的,而是需要機遇和積累,而且關鍵是能否把握住機會”。

  浙江衛視主持人伊一則説道:“我知道一些學播音主持的人,沒個三五年就放棄了專業,考慮要不要從事影視行業,我自己都有過動搖的念頭,但我現在把主持人這份工作當作使命。如果有人選擇這行卻還抱著成名的希望,那就會受到影響。”

  中堅力量盼深造 新人任務艱巨

  在經驗豐富的主持人嘗試更多可能的同時,近年來在主持行業嶄露頭角的後輩們,也在不斷尋找前進的道路。其中,伊一就坦言自己仍有所欠缺,“我特別喜歡董卿和汪涵,他們都是行雲流水的類型,沒有掌控一切,但是一切又都在掌控之中。我也希望能做到淡定從容”。

  伊一更透露今年有深造的計劃,“現在競爭太激烈,我會覺得養分不足,很多時候會力不從心。所以今年會去讀書,而且邊學邊做也不會衝突”。同時,她也盼望在工作中獲得更多主動權,如果能夠擁有編導意識和能力就可以自己創造好節目,而不是等待臺裏給節目。

  小柴也認為,主持人需要不斷提升知識儲備量和綜合能力,“我做一個財經節目,用一個經濟學畢業的美女比用播音的會更順手。我們傾向於用更合適、更有能力的人,剛畢業的播音係學生或者主持新人,應該先去盡可能做一個不可能替代的人”。他還強調,主持人也要注重自己藝能的培養。

國際在線娛樂微信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