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頌》王子文:亦正亦邪的小妖精
王子文
如果不是因為《歡樂頌》的熱播,觀眾可能都忘了有一個叫王子文的演員。細細回憶,她曾在趙寶剛的青春系列劇《男人幫》中出演過一個小角色,還有就是在馮小剛的電影《1942》中扮演張默即將臨盆的媳婦……而剩下的則就需要用“王朔”這個名字去激發起“王子文”這個漸漸被公眾淡忘的名字了。但是,上述這一切伴隨著《歡樂頌》在東方衛視、浙江衛視的熱播悄然發生了改變,今後“曲筱綃”這個名字可能成為和王子文關聯最緊密的一個角色和一個標簽。
“富二代,表面玩世不恭、事事不吝、大大咧咧,實則對閨密仗義、對賺錢著迷、對帥哥花癡,有目標、有想法,敢闖敢拼……”網友打趣説,曲筱綃就是個讓人又愛又恨、又討喜又討厭的小妖精。恰恰是曲筱綃身上的這種複雜和多面吸引了王子文,也讓她接下了這麼過癮的角色。
“妖精”不是貶義是褒義
北京晨報:相比其他四個角色,小曲性格還挺另類的,進入這個角色難嗎?
王子文:沒有一個進入的狀態,這都是我自帶的一個狀態,可能在演的時候會把它放大,最後就成曲筱綃啦。其實,我在選角色的時候就不會選那種自己駕馭不了的角色,如果我自己覺得自己演不了、強去演的話,那出來的效果肯定不好。
北京晨報:看你在劇中的狀態好鬆弛,演起來真的那麼輕鬆嗎?
王子文:我都是憑自己的感覺在演戲,人物一定要首先活在我腦子裏,然後我才知道怎麼呈現,如果腦子裏沒有,我就演不了。
北京晨報:這個角色被網友稱為“妖精”,貶義褒用,這個度是不是很難拿捏?
王子文:其實我覺得狐狸精是個中性詞,就看怎麼使用,我個人覺得是兩個含義,一個就是讚美,另一個就是妒忌。
其實曲筱綃這個人物演起來還是有一些挑戰的,畢竟之前沒有演過妖精這樣的女人,演之前一直在琢磨怎麼去呈現妖精,既不想演得矯揉造作,又不想演得沒這個感覺,還是挺難拿捏的。關鍵還是劇本給得好,這個人物是個非常討巧的很可愛很出彩的人物,當然我演得也還行吧。
北京晨報:曲筱綃身上的不吝和可愛都很吸引人,你看劇本時有這種感覺嗎?
王子文:我個人喜歡曲筱綃是很極致,很少有劇本把女主角這樣設定,因為這樣的設定風險很大,處理不好可能會真的有人不喜歡她,小曲這個人物有多可愛,作者肯定是很清楚的。阿耐(原著作者)肯定很喜歡這個人物,所以才把很多的好事都加在她身上。
曲筱綃的可愛之處就在於她亦正亦邪,這種角色是最有挑戰,最有張力的。你們在看這個角色的時候也會發現她與很多角色有很大的不同。對我來説,最吸引人的可能就是上一分鐘覺得她很討厭,下一分鐘覺得她怎麼這麼可愛,挺折磨人的角色,除了妖精我也想不出更合適的詞形容她啦。
北京晨報:之前聽你説曾經想過曲筱綃是長髮,這樣會更妖精更嫵媚,最後為啥還是選擇短髮了?
王子文:這個比較巧,我在接到這個戲的時候頭髮就這麼長,我當時就想要不要接個長髮啊,因為她是個“妖精”的角色,長髮比較好演繹,如果是長髮的話可能會有更多嫵媚的感覺。但是當時的造型師就説,五個女孩子就我一個是短髮造型,不希望我再變成長髮啦,所以我就成了短髮。
北京晨報:服裝造型有什麼考慮呢?是自帶衣服進組嗎?
王子文:這次我自己的衣服也有,但是很少,小曲的造型在第一季和我平時的風格不是很像,因為她的家庭背景,所以我們在第一季給她穿的衣服都很鮮艷,比較跳,比較亮眼,這樣比較符合她的性格。
“小曲”贏在性格非出身
北京晨報:與王凱的這次合作跟十年前《寒秋》有啥不一樣的感覺?
王子文:我和王凱太熟啦。我們在拍戲之前就見過,我覺得王凱是合作過和我最有緣分的男演員。拍攝時糗事和樂事都有,比如他就總拿身高説我逗我。
北京晨報:那對他有審美疲勞嗎?
王子文:沒有審美疲勞,就是老朋友好哥們的感覺,太熟啦。我覺得他比以前輪廓更分明更立體了。
北京晨報:劇中的曲筱綃有點小花癡,是個絕對的顏控,現實中你是顏控嗎?
王子文:美的東西應該沒有人不喜歡。我個人比較喜歡河正宇這種類型的。
北京晨報:有觀眾覺得,小曲的富家女的出身、混不吝的個性這種人物設置就是天生的“人生贏家”,你怎麼看?
王子文:其實我們很多人看完曲筱綃都有一個同感,就是每個人心裏都住著一個曲筱綃。我也一樣,都希望能像曲筱綃一樣生活,一樣無憂無慮灑脫率真。她身上有刺,但更有一種感染力,所以會引起一些人的喜歡和爭議。
北京晨報:截至目前,曲筱綃算是你的代表角色嗎 ?今後會不會繼續保持這種古靈精怪的風格?
王子文:我覺得我以後再遇到小曲這樣的角色很難啊。不一樣的戲需要賦予不一樣的感覺,還是應該看到自身的特質和性格。保持風格沒有什麼不好,但是我也想讓人知道這不是我唯一的風格。
北京晨報記者 馮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