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劇院推出首部捷克民族樂派歌劇《水仙女》
國家大劇院製作的首部捷克民族樂派歌劇《水仙女》將於5月17日至22日與觀眾見面,並亮相國家大劇院歌劇節·2016。4月28日,該劇召開新聞發佈會,國家大劇院劇目製作部部長韋蘭芬、執棒該劇的斯洛伐克國家劇院首席指揮拉斯提斯拉伕·斯圖爾、執導並擔綱該劇舞美設計、服裝設計的歐洲著名導演、舞美設計大師烏戈·德·安納與在京的全體主演出席,併為媒體介紹該製作的精彩看點。
唯美《水仙女》將首登中國舞臺
捷克民族樂派歌劇經典洋溢波西米亞風情
瑰奇動人的民間傳説、色彩斑斕的民族音樂、獨具特色的民族語言,使得捷克民族樂派的作曲家們譜寫的歌劇,瀰漫著獨特的藝術魅力。而在捷克民族樂派的歌劇作品中,取材自斯拉伕民間神話傳説以及莫特·福凱《水妖》、安徒生《海的女兒》等文學名著的歌劇《水仙女》,更以童話般的色彩、唯美且富有波西米亞色澤的音樂,在世界各大歌劇院盛演不衰。但是,該劇除了最為著名的咏嘆調“月亮頌”為中國樂迷與觀眾熟知之外,全劇尚未登上中國的歌劇舞臺。在提及國家大劇院將其首次帶給中國觀眾的緣由時,大劇院劇目製作部部長韋蘭芬表示,“大劇院在製作劇目的選擇上,最為看重的是劇目的‘經典性’。因此,大劇院在首次推出捷克民族樂派歌劇時選擇《水仙女》,一方面是由於該劇所依託的文學作品具有經典性;另一方面,在音樂上,該劇也有被中國觀眾所熟悉的經典音樂段落。在此之外,‘水精靈’或‘美人魚’形象更是全世界共有的文化符號,具有文化的共通性。”
歌劇《水仙女》由傑出的捷克民族樂派作曲家德沃夏克于1900年在一個叫做維索卡的小村子創作完成。水精靈的愛情故事,以及維索卡濃郁的大森林、起伏的山巒、叢林中的‘盧莎卡’小湖,是德沃夏克靈感的來源,並以富有旋律感的音樂、色彩斑斕的配器“極富聯想地表現出波浪的起伏和反映在這小小湖面上的月光,使仙女童話的夢境具有極強的魅力”。
烏戈·德·安納創意呈現水精靈的愛情故事
斯圖爾攜手中外歌唱家“野性”詮釋多情旋律
在主創團隊方面,國家大劇院製作《水仙女》將由斯洛伐克國家劇院首席指揮拉斯提斯拉伕·斯圖爾執棒。拉斯提斯拉伕·斯圖爾以對歌劇與舞劇的精彩詮釋聞名樂壇,而對於《水仙女》更是有著深厚的感情。斯圖爾表示,“捷克有許多著名作曲家,于我而言,德沃夏克是其中最引人矚目的一個。他的《水仙女》是我最喜歡的作品之一,與其説它體現德沃夏克的民族色彩,不如説它是一部富於浪漫與情感的歌劇。也許中國觀眾最為熟知的只有‘月亮頌’,但我覺得《水仙女》中的每一段音樂都很美。因為我母親是位歌唱家,我從小聽她歌唱,可以説《水仙女》已經聽了上千遍。”同時,極富藝術想像力的歐洲著名導演、舞美設計大師烏戈·德·安納再度加盟大劇院製作,並擔綱本版製作的導演、舞美設計、服裝設計。在烏戈·德·安納看來,“這部歌劇是‘水’的抽象世界與人類的結合。它是一個童話故事,充滿了魔幻的魅力”。因而,在舞臺呈現上,他以藝術與現代舞臺視覺技術高度融合,將該劇的童話氛圍發揮至極致,併為觀眾展現水底世界的奇幻唯美。
在主演方面,來自阿塞拜疆的迪娜拉·阿麗維拉與國家大劇院駐院女高音歌唱家周曉琳,將共同飾演純潔美麗的水仙女。在談及水仙女這一人物時,阿麗維拉説,“我覺得水仙女是一個非常具有悲劇色彩的童話人物,她愛上一個不該愛上的人,悲劇由此開始。其中最有名的咏嘆調‘月亮頌’更是無與倫比地融合了她所有的夢想、生活和極致的愛情。”女高音歌唱家周曉琳表示,“與一些很‘優雅’的歌劇不同,斯拉伕的音樂充滿了‘野性’”。而無論從音樂還是演員的表演,觀眾屆時都能領略到屬於捷克民族歌劇的“野性”與“激情”。在此之外,因該劇王子一角而蜚聲國際樂壇的男高音歌唱家彼得·博格爾將與歌唱家拉迪斯拉伕·埃而格爾共同出演劇中的王子。納坦·博格、田浩江、斯黛拉·格裏高裏安、郭燕愉、約拉娜·伏加索娃、柯綠娃等閃耀在海內外歌劇舞臺的實力派歌唱家也將加盟,分別飾演劇中的老水仙、潔西巴巴、外國公主等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