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明星>>正文

郭德綱不計前嫌 “叛變”弟子三進三齣德雲社

2016-07-20 13:38:17|來源:京華時報|編輯:趙丹丹

  郭德綱不計前嫌 “叛變”弟子三進三齣德雲社

  郭德綱(資料圖)

  郭德綱門下雲字輩弟子趙雲俠,日前發表一篇長微博,內容大概可以概括為三點:懷念師傅的好、哭訴離開德雲社後生活的難、盼著師傅能同意他的回。郭德綱轉發了這條微博,並評論了意味深長的三個字,“回來吧……”

  往前翻趙雲俠的微博,發現一年前也有同樣內容發出,只不過上次發的微博略短些。有網友評論,趙雲俠已經是在德雲社三進三齣,這個未有相關信息可以證實。但從趙雲俠兩度發表檢討微博看,至少是兩進兩齣德雲社。從郭德綱的回應看,老郭對離開的弟子如此寬容,還是令人欽佩。

  要知道,郭德綱對於德雲社弟子的離開,曾抱有十分激烈的態度。2008年9月,徐德亮、王文林退出,正值聲名鼎沸時期的德雲社首遭重創。2010年8月,李菁、何雲偉退出;兩個月後,曹雲金、劉雲天退出,再加上弟子打記者事件鬧得沸沸颺颺,這一年,算是德雲社生死攸關的一年。郭德綱不但嘴硬,沒對任何人服軟,命也硬,在停業整頓了一段時間後,德雲社搞了轟動京城的重新開張演出。這場演出,德雲社傾巢出動,壓箱底的活兒都拿出來了。按道理講,此刻郭德綱該謹言慎行,不説什麼不吉利的話,但在壓軸演出中,老郭還是沒憋住心頭一口悶氣,替老搭檔于謙發誓,“倘若退社,天打雷劈、五雷轟頂。”謙老至今仍在德雲社好好的。

  郭德綱從天津到北京,以一人之力為萎靡的相聲業注入了生機,從一無所有的草根身份,到名滿天下的相聲名家,除了個人的努力、勤奮與辛勞外,和身邊圍繞一幫同仁、弟子也有關係。對於弟子退社態度如此激烈,微博言論中也常有“逐出師門”“清理門戶”等描述,也許是出於一種不安全感。在不同的時期,他需要一幫團結的戰友,來抵擋來自相聲界的圍剿,來證實德雲社是一個可以做成百年老店的品牌,來為他打造的影視綜藝帝國提供基本的人力資源。對於性格強悍的老郭來説,成員或弟子的退出算是對他最大的傷害了。

  相聲江湖講究地位輩分,要的是一個秩序井然,臺上無大小,但台下必須守規矩。這對投身相聲業的年輕人來講,需要一個漫長的適應過程。很多年輕人要的是,付出馬上就能看到收穫,收入必須與勞動匹配,再加上觀念中有平等意識,不願守著老禮過日子,有名氣後想退出單幹也可理解。郭德綱和曾經退出弟子的矛盾,是傳統與現代理念的矛盾,是保守與開放心態的矛盾。

  當然,管理得好或者不好,都不是正兒八經的企業管理方式,而是家族式管理辦法。按照現代企業的管理方式,就一定會把德雲社管壞嗎?不見得,只是當家人不願意嘗試而已。抑或是,人性太複雜,曲藝團體有必要用傳統的道德倫理來約束成員。

  相聲江湖的最大道義,是尊重權威、遵守秩序、犯錯了要認輸服軟,退社是對權威的最大挑戰,就不能怪權威拿道義那一套對退出者進行輿論打壓。早先退出德雲社的人,有混得好的,比如曹雲金,還是靠個人的能力,混得不好的,只能怪自己能力不夠,脫離了大樹就沒法乘涼。聰明如趙雲俠者,採取了成本最低的自我救贖,服軟、認錯、道歉,郭德綱最大的心理糾結解開了,就能大度地説出那三個字,“回來吧……”

  浪子回頭金不換,別管浪子回來,是奔著情義還是奔著利益回來的,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江湖秩序得到了修復,權威的尊嚴得到了捍衛。很多時候,一笑泯恩仇、把酒言歡,不過是一場你好我也好的表演,但人生不就是這樣嗎?(韓浩月)

國際在線娛樂微信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