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歌手》大眾聽審 熱淚盈眶"表情帝"演技何來
《歌手》第二期錄製前,大眾聽審按年齡段排成隊,等待入場。
明晚,備受關注的湖南衛視《歌手》節目將播出第三期。繼大年初一播出的第二期“進口小哥哥”迪瑪希蟬聯第一、光良慘遭淘汰之後,張傑和趙雷將會分別作為逆戰歌手(之前上過節目的歌手)和挑戰歌手(新人歌手)在明晚的節目中亮相。
從《我是歌手》改名為《歌手》,走到第五季的這檔節目,因為有林憶蓮、譚晶、迪瑪希等實力唱將加盟,相比上一季可看度增加不少。除了歌手們的表現,相信大家都對節目中觀眾熱淚盈眶的鏡頭印象深刻。五百名大眾聽審如何篩選?錄製現場的“表情帝”們,是真情流露還是矯揉造作?本報記者有機會被選為大眾聽審,帶著這些疑問趕到長沙,參與了《歌手》第二期的錄製。
成為五百分之一,憑什麼?
第二期節目錄製那天,傍晚5時,離正式開始還有兩個半小時,湖南廣電中心一側的“粉絲樓”裏已經擠滿了大眾聽審,他們按不同年齡段排成五組等待進場。
記者隨機詢問了身邊各個組別的大眾聽審。和記者一樣,不少人都是通過直接關注《歌手》的微信公眾號找到報名入口,報名時填寫了本人的基本信息、最喜愛的歌手及理由等問題。
報名只是開始,最後出現在演播廳的大眾聽審,事實上經歷了幾輪電話篩選。每輪電話工作人員都會復核個人信息,並詢問“來長沙是否方便”、“你覺得你為何能勝任聽審工作”、“你對前幾季的節目有多少了解”等問題。不過,在每輪電話結束前,工作人員都會提醒:“這並不意味著您已經入選。”最後收到入選短信和確認電話,才意味著成為大眾聽審。
晚上6時,大眾聽審開始入場,但從“粉絲樓”到演播室,僅僅幾十米的距離,卻並不好走。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聽審們按照年齡段從大到小的順序進場,每組放20人,然後再次循環直到放完。在過完第一道安檢後,需要上交領號牌,換取座位牌並別在胸口,過第二道安檢並進入演播廳。除了手錶以外的任何電子設備不允許帶入場,一位試圖帶手機進場的男士,面對嘟嘟作響的安檢門,只得悻悻而回,辦理寄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