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滾動>>正文

開年三部IP劇搶佔小熒幕 古裝"輕"劇時代能走多遠

2017-02-09 08:21:21|來源:南方日報|編輯:趙丹丹

  

  《大唐榮耀》靠製作精良贏得口碑。 圖為劇照

  電影重賀歲,電視拼開年。開年大劇一向是各大衛視必爭之地,2017年開年大戲各大衛視可謂是百花齊放,但古裝劇依舊獨領風騷,成了各衛視競爭的主陣地。目前,最先開播的《孤芳不自賞》已經進入劇集的後半程,而展現唐朝風雲的《大唐榮耀》和講述仙幻傳奇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以下簡稱《三生三世》)也先後開播。

  縱觀這三部劇,內容涉及玄幻、架空、史詩,雖然風格、主題各不相同,但都由熱門IP改編而來,開播之前已然吸粉無數。《孤芳不自賞》的“摳圖”話題自開播來就沒停過,《三生三世》最近又被批原著抄襲、套路多、演技不足等問題。此前的《羋月傳》《後宮甄嬛傳》這類描寫女性成長經歷的電視劇都是大製作、大規模先傳,相對低調開播的《大唐榮耀》卻讓此前並不被太看好的景甜“逆襲”。從目前各部劇集的口碑來看,所謂“小鮮肉”“小花”和“IP”都已經不是收視的必備,除了題材,觀眾還要看製作、故事和演員的表現——只有這些方面都用心,才有可能創造收視和口碑的雙贏。

  “輕”劇時代讓熒幕更活潑

  “開年大戲”的概念創始於2008年央視,當年《水滸傳》在春節期間播出一炮走紅,之後《雍正王朝》《漢武大帝》《闖關東》《走西口》等開年大戲均創造了收視和口碑大豐收的盛況。後來,各大衛視開始借鑒並將檔期移到了元旦期間,成為可以與跨年晚會並駕齊驅的“雙王牌”。

  但今年的“開年戲”並沒有出現往年《羋月傳》《楚漢傳奇》《武媚娘傳奇》等這類大明星、大製作的“現象級大劇”。除了央視講述一代清官于成龍的歷史劇《于成龍》,江蘇衛視聚焦二戰時期中國簽證官的《最後一張簽證》外,其他的劇目似乎都難擔當起“大劇”二字。縱觀整個開年熒屏,反倒是三部根據小説改編的IP古裝劇《孤芳不自賞》《三生三世》《大唐榮耀》佔據了觀劇話題榜,這和往年大劇扎堆的熱鬧景象形成了鮮明對比。

  不難發現,近年來,隨著網絡平臺的崛起和IP劇的盛行,中國電視劇開始步入了“輕劇時代”:題材輕快、製作也輕巧,就連觀眾也越來越年輕,大歷史、大明星、大製作所帶來的厚重感不再,更年輕的主創成為電視熒幕的主流。業內人士認為,這與電視劇暑期檔資源消耗多、今年元旦春節間隔較近等都有關係。

  這些經由IP改編的“輕劇”在開播前就“吸粉”無數,話題不斷刷爆各類社交網絡、登上熱搜榜單,所以並不缺乏收視率和關注度。作為3部古裝大劇中最早開播的作品,湖南衛視的《孤芳不自賞》改編自風弄同名人氣小説,講述的是一個戰亂環境下的愛情故事。北京衛視的《大唐榮耀》則改編自滄溟水人氣小説《大唐后妃傳之珍珠傳奇》,聚焦的是安史之亂前後朝堂內外的一段歷史,講述了一代才女沈珍珠的故事。相比前兩部作品,正在東方衛視熱播的《三生三世》的唐七公子的原著常年佔據頂級IP榜單榜首,是粉絲心中的古裝玄幻巔峰之作。

國際在線娛樂微信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