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樂之城》雖好卻不是神作 有人看哭了有人看睏了
昨日,電影《愛樂之城》在國內上映,這部作品被稱為今年頒獎季的“獎項收割機”、奧斯卡頭號種子選手,但在國內觀眾中的反響卻並沒有如此火爆。不過,奧斯卡大熱門在市場遇冷並非意外,在好萊塢玩轉商業大片的時候,奧斯卡卻越來越傾向於文藝,叫好與叫座成了難以平衡的兩端。
首映不敵《極限特工3》
在今年的頒獎季,《愛樂之城》可謂“獎項收割機”。先是在金球獎上創歷史的7項提名全部獲獎,前日的第70屆英國電影學院獎上,它再次獲得包括最佳電影在內的5項大獎。半個月後的奧斯卡上,還有14項提名在等著它,不論最終結果如何,追平了《泰坦尼克號》提名紀錄的《愛樂之城》已是當之無愧的奧斯卡頭號種子選手。
影片昨日在國內上映,市場反響卻不及獎項火熱。在昨日這一特殊檔期中,新入市的影片僅3部,均為愛情題材,其中《瘋岳撬佳人》《合約男女》在體量、話題度上都不及《愛樂之城》。令人意外的是,無論排片率、票房量、上座率,昨日最受觀眾歡迎的竟是已上映5天的《極限特工:終極回歸》。截至昨晚8時,《極限特工3》收割票房1.34億元,《愛樂之城》只有不到6000萬元。而在未來幾天的預排片中,《愛樂之城》均不及《極限特工3》。
節奏緩慢受眾面窄
《愛樂之城》有著精緻的長鏡頭、優美迷人的歌舞、令人唏噓的愛情觀以及眾多獻給電影迷們的致敬彩蛋,使它得到了電影愛好者們的熱捧。但回到普通大眾層面,它有著天然的劣勢,其形式是近年來幾近絕跡的歌舞片,節奏又較一般影片要來得緩慢。
此前影片曾在武漢舉行試映,觀影者涵蓋院線經理、電影從業者以及隨機選擇的普通觀眾。一部分觀眾看到影片末尾時淚流滿面,直稱是“中國目前拍不出的好電影”,另有一些觀眾則在影片中段的緩慢平淡中昏昏欲睡。
其實在專業影評人中,對此片的評價也有分歧。《愛樂之城》目前在海外的電影評論網站中都獲得高分,國內豆瓣網等網站評分也一度高達9分,不少海外媒體都將之評為年度最佳。但影評人周黎明認為:“《愛樂之城》雖好,卻不是神作。它沒有《悲慘世界》的盪氣迴腸及思想厚度,也沒有《悲慘世界》同步錄音的大膽嘗試。”在他看來,各大獎項熱捧《愛樂之城》一方面源於奧斯卡熱衷的“獻給好萊塢的讚歌”,與前幾年的《藝術家》《鳥人》等相似;另一方面因為片中的純真夢幻,恰符合美國當下逃避現實的療傷心態。
獎項與市場難兩全
在國內引進的奧斯卡熱門影片中,最終受到大眾熱捧的並不算多。2012年,黑白默片《藝術家》同樣橫掃各大獎項,但它在引入中國後票房僅有425萬。2016年《荒野獵人》雖有萊昂納多坐鎮,在國內上映次日也被《瘋狂動物城》甩在身後。然而,即便在美國本土及其他海外國家,奧斯卡熱門影片也常常是被提名、獲獎帶動票房,而非在一開始就受到大眾認可。
應該説,這是奧斯卡的口味所致。儘管好萊塢以商業大片見長,奧斯卡卻越來越堅持自己的文藝口味。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拆彈部隊》“拆掉”了票房巨鱷《阿凡達》的最佳影片。近幾年獲得大獎的《為奴十二年》《藝術家》《聚焦》《鳥人》等都不是票房熱門,製作成本也多在一兩千萬美元的中小成本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