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刀邊緣》"燒腦" 挑戰觀眾對國産諜戰劇成見
文章、馬伊琍飾演男女主角,二人的情感戲也頗有喜感。
在北京衛視、東方衛視播出的諜戰劇《剃刀邊緣》,終於為低智、狗血的國産諜戰劇正名了。這部由文章自導自演、原《重案六組》《永不消逝的電波》編劇余飛聯手懸疑推理作家許偉才編劇的作品,以連環案步步緊逼的節奏,突破了近年來諜戰劇重情節而輕邏輯的窠臼,重新開啟了諜戰劇的燒腦模式,在收視率排行榜中已經連續多日躋身收視前三甲。
儘管諜戰劇始終居於國劇熱門類型前列,但《潛伏》《黎明之前》《懸崖》等精品諜戰劇,都集中出産于三五年前,真正能夠擔綱起“燒腦劇”稱呼的諜戰劇,在這兩年可謂少之又少。《剃刀邊緣》改編自許偉才小説《諜戰1933》,在編劇余飛看來,原著有著相對完整的改編基礎,“劇中像許從良這種從韋小寶式的偽滿警察,向共産黨靠攏轉變的人物形象,本身在諜戰劇中也比較少見。”由於早年間就以罪案懸疑題材著稱,余飛直言類似的故事更合自己的口味,加之許偉才本身就是哈爾濱人,在營造故事氛圍和歷史背景核查方面有天然優勢。兩位編劇借用小説中的人物設定,但在情節走向和故事設定上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造,劇本改編前後花了兩年。
當這樣精心打磨的劇本交到演員文章和馬伊琍手上時,本來就有心拍攝年代戲的他們很快就被打動了。馬伊琍説,文章在飛機上看到劇本時就十分讚賞,兩人僅花了三五天的時間就讀完了劇本,“作為觀眾和旁觀者的角度,我當時就覺得劇本寫得很縝密,看完第一集就想看第二集、第三集。”其實,馬伊琍的感受並非個例,不少觀看該劇的觀眾也反映,“劇情很密集,幾乎不存在任何尿點,稍微錯過一點劇情,就有點跟不上趟了。”僅《剃刀邊緣》前三集,就先後出現了許從良被誣陷殺人、蘇聯大使館刺殺案和蘇聯情報案等多個情節點,小人物許從良也一次次面臨絕境。而等到主要人物關係已經鋪開後,在尋找共産黨臥底“剃刀”的主線索中,哈爾濱偽滿警察局內各種勢力間的較量也密集展開,各種設局和反設局依次上演。
正是得益於此,《剃刀邊緣》的編劇在社交網絡得到了“燒腦”“高智商”的誇讚。“我們在寫劇本的時候,最初是設定兩三集一個大的事件,五集一個單元地推進,在大的事件內還有各種小的情節點。”余飛透露,這種敘事節奏確實不同於以往諜戰劇常見的抽絲剝繭路數,這對觀眾的收視習慣和編劇技巧,都是不小的挑戰,“它是一環扣一環的,一步步往下看才能看明白,你需要連續看,不能分心,這是一部對觀眾有要求的劇。”而對於整個劇本的完成度,余飛給出的分數是90分。
劇中文章、馬伊琍因各自一頭卷髮的造型,而被觀眾調侃為“卷毛夫婦”。而痞氣的許從良與馬伊琍飾演的關海丹之間,還生出了不少插科打諢的喜劇感。余飛説,這屬於導演文章的藝術創造,“《剃刀邊緣》並不是一個常規傳統的嚴肅諜戰劇,確實有一種喜劇元素,有追女神的故事元素。而文章基於年代背景的考量,給人物增加了這些設定,讓這部劇多了一些時尚感,也算是一種探索。”(記者 李夏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