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義》導演:網上劇透都是假的 與小説差別大
央廣網4月12日報道 “之前在創作階段,我們對這個片子的預估應該是個爆款,但‘火’到現在這種程度,真是我始料未及的。”12日,熱播反腐題材電視劇《人民的名義》導演兼總製片人李路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説。
“主旋律反腐”是對尺度拿捏和風控駕馭要求極高的電視劇題材,要麼尺度太小,無人問津;要麼尺度太大,無法過審。自2004年開始,反腐電視劇經歷了長達十餘年的“平淡期"。
和導演李路一樣,誰都沒有想到,《人民的名義》——這部主旋律反腐題材的電視劇可以“火”到這種程度:單日收視率破3,網絡平臺累計總播放量超40億……就連被標榜為“文藝青年”陣地的豆瓣上,該劇的評分也一度達到了9分以上。在很多媒體的頭條,“現象級電視劇”成為該劇最為惹眼的標簽。
而更令人瞠目的是這部劇的“尺度”。塞滿鈔票的冰箱、花式的點鈔手法、官至“副國級”的“大老虎”,不為人知的官場秘聞……大尺度情節如“炸彈”般拋向觀眾,讓人應接不暇。“現象級”電視劇是如何煉成的?達康書記現實生活中什麼樣?誰是該劇最大boss?網上劇透版本哪一個才是真的?導演李路獨家揭秘。
央廣網:網上那麼多劇透版本究竟哪一個是真的?
李路:全是假的。
電視劇已經播了20多集,很多人還在猜測大boss是誰?誰誰誰是壞人,誰誰誰是好人嗎?連我家裏人都來問我,陳海醒來沒有?蔡成功有沒有被害掉?這讓我挺開心的。説明我們的故事線索埋得深,沒讓大家很輕而易舉地看出誰是所謂的好人或者壞蛋。
因為觀眾愛這部劇,才會與我們互動,才會關注劇中人物的命運,從側面説明我們成功了。
現在網上已經出現很多版本的劇透,都是不準的。劇中人物的走向和結局也與小説有很大差別。
央廣網:《人民的名義》要出續集?將翻拍《天上人間》?
李路:續集導演不是我,可能會拍《天上人間》。
《人民的名義》續集,編劇周梅森已經在寫了,但我不拍了,在這部戲拍攝期間,我就與周梅森講好只做這一部。
另一部反腐大劇——以“天上人間”真實案例改編的《天上人間》,是另外一個朋友在做,他們找到了我。目前該片劇本還在創作,我説看過劇本再決定。只要劇本好,哪怕還沒寫完,但模板和方向有了,我就可能去接。《天上人間》是很好的題材,有對人性的深度挖掘,反映了那個時代人物的內心扭曲掙扎和對真善美的詮釋,裏面有很多我想要表達也值得拍攝的內容。
央廣網:“IP熱”,“ 仙俠熱”,導演怎麼看?
李路:仙俠劇有好的劇本我也會拍。
我覺得仙俠劇、IP劇與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就像井水與河水,二者截然不同,各有各的市場。很多仙俠劇、IP劇也有“真愛粉”,觀眾愛看,也拍得很好,收益也很高。
有好的仙俠劇本,我也可能會拍。每個人都有一顆俠骨之心,導演都會想拍武俠、戰爭劇,但一定要是自己的菜。我一直關注現實主義題材,最終也每每選擇拍攝現實主義題材的作品,但真遇到像《鹿鼎記》(黃曉明版 陳小春版 梁朝偉版) 這樣好玩的題材,我也可能去拍一個。
主持人:沙瑞金書記和達康書記的“沙李配” MV,導演喜歡嗎?
李路:很逗,很感動。
那麼多人珍愛我們用心做出來的作品,我非常感動。之前我們一直在説90後、95後喜愛這部片子,後來發現很多00後也加入了看劇大軍,一些上初、高中的孩子都在追這部劇。在很多家庭,一家三代人一起看劇,第一次不搶遙控器,甚至因為要準點守候劇集,推掉飯局。朋友給我發來的圖片中,很多人在火車上、飛機上、山區裏、網吧裏……看《人民的名義》,甚至有人蹲在樓道裏看這部劇。觀眾如此愛你創造出來的東西,表示你的電視劇真正被百姓們所接受了。
央廣網:男子醉酒鬧事,號稱認識“達康書記”,導演怎麼看?
李路:觀眾已經入戲了。
入戲就像做夢。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看完了電視劇,他入戲了,等他酒醒了自己也會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