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反饋採訪
“‘新鮮提案’應該更新穎一些,能夠融入一些新技術,突破傳統的線性敘事,融入新的想法。而在這個過程中必須要把邊界打開,否則紀錄片市場會局限于小眾市場,資金有限、沒有完整産業鏈條出現,反饋到創作上,也不可能有活力。”
“紀錄片主人公是我的爸爸,我學習影視導演之後最想要拍攝的其實就是我的‘磚頭’爸爸……”提案作品《磚頭爸爸》導演吳晶晶站在臺上為自己的作品做闡述。
有決策人問:“如果拍攝過程中爸爸掉進河裏了,你是繼續拍攝還是去救爸爸?”
“我會拍下導演救爸爸的過程。”站在吳晶晶身旁的製片人説。頓時,現場響起一陣掌聲。這是發生在新鮮提案大會上有趣的一幕。掌聲背後不只是對這一巧妙回答的讚許,更是對紀錄創作精神的鼓勵。
6月1日-3日,“2017新鮮提案•東山真實影像提案大會”在東山紀錄片小鎮舉行。為期3天的活動中,入圍的20部提案逐一亮相,30多位提案人帶著自己的新鮮提案與大家分享。
“紀錄片不應該是原來頭腦中那個固有概念。”Freshpitch創始人,總策劃趙琦表示:“我希望能夠提供一個平臺,讓擁有不同的技能知識、不同背景、不同看法的人聚集到一起,希望新鮮提案能夠成為令大家迸發靈感産生火花的一個地方,能夠創造出很新鮮和很酷的作品,也希望我們能夠一起打造一些有趣的東西,請大家保持自己的好奇心。”
解鎖新格局,探索産業發展空間
“當今媒體形式在過去5年當中改變了很多,在未來5年當中這個變化會更加的迅速。”在趙琦看來,當內容生産有了新的載體,會對紀錄片創作産生一定的影響。“未來科技為紀錄片創作打開了一個非常廣闊的空間,在這個空間裏面如果我們找到門道,對於內容創作而言是非常立體的,也是非常有挑戰性的。”
相比于第一屆提案大會,本屆提案大會新增了一項全新議程——“跨界對話”,對話不僅聚焦未來科技下的真實影像還瞄準當下火熱的視頻運營和市場開發痛點,共話融媒體時代的挑戰與對策。
不同主體在創新思維驅動下的合作與整合,正在拓展真實影像的邊界,為內容創作提供更豐富的維度。新鮮提案大會上不僅僅有傳統的製片行業出現,還有新媒體平臺的參與。包括短視頻內容平臺二更的創始人、董事長丁豐,一下科技高級副總裁兼秒拍總編輯張劍鋒,北京新媒體集團總經理金鵬等,此外,真實影像傳媒機構創始人、財新視頻高級顧問邱嘉秋等都以國內決策人的身份代表各自平臺全新發聲。國外嘉賓中,除了全球領先新媒體Buzzfeed的Henry Goldman、Ryot高級創意製片人Sarah Springer、專注全球精選紀錄片流媒體服務的GuideDoc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Victor之外,也不乏一些電影投資人。
作為平臺和內容運營方的代表,國廣東方總編輯助理、東方視界總編輯谷岩表示,從CIBN用戶訪問數據來看(包括用戶使用時長、使用次數,以及對一些特定內容的喜好),大家越來越喜歡3D和VR等方面的內容。“用戶希望看到更多更好的紀錄片內容,但紀錄片整體的産量跟其能帶給用戶的驚喜並不能達到平衡水準。我們也期望跟科技界專家聯手,把更多更好的內容通過高科技的手段提供給觀眾。”
“互聯網不只是一條線而已,它給我們的是更簡單地來解釋世界的方式。”在IDFA 新媒體總監Caspar Sonnen看來,移動互聯網已經幫助人們更加快速的來發展紀錄片行業。“VR和AR還有其他的新興技術,有非常好的方式值得我們去借鑒,但我們不能夠把它看成一種閉合的系統,要把它看成是一個開放的領域,如Web、VR就是一個博採眾長的方式。而在解決技術問題的同時,不能夠束手在那邊等待技術發展,而是應該參與到這個過程當中來。”
同時,大會也在嘗試吸引商業公司或者硬體廠商能夠進入到這個行業。在趙琦看來,“新鮮提案”應該更新穎一些,能夠融入一些新技術,突破傳統的線性敘事,融入新的想法。“在這個過程中必須要把邊界打開,否則紀錄片市場會局限于小眾市場,資金有限、沒有完整産業鏈條出現,反饋到創作上,也不可能有活力。”
技術給人類提供了關注社會的更多角度和方式,也為紀錄片創作和産業發展提供了新的方式。在本屆提案大會入圍的20部提案中,就有利用前沿科技創作的紀錄提案——《行走敦煌》,該片利用鐳射掃描等手段建立了敦煌洞窟模型,並用遊戲引擎驅動,使用戶可以穿行于虛擬洞窟空間當中,仔細觀察環境中的細節,並觸發預先設置的圖文信息解説等互動情節,從而讓受眾更深入地體驗相關人文自然遺産。此外,《熊貓回家》也是一部互動式的VR紀錄片,用VR技術來拍攝和追蹤“熊貓野化計劃”來思考人類、熊貓以及自然的關係。
新力量、新視角,給紀錄片一個更多元的選擇
除了新技術的話題,“新鮮提案”的新鮮更多地體現在年輕導演的參與。
大會期間,30位決策人和40位跨行業國內外的製作人員、投資人、機構代表會面對20組來自全球的真實影像提案,與提案人進行全方位溝通,探討投資、合拍、發行與項目開發的各種可能性。而在這些提案人中,少有業內的老紀錄片人,更多的是一些年輕的新面孔。在為紀錄片創作注入新鮮血液的同時,這些年輕導演不一樣的視角也未行業帶來了新的創作空間。
在6月3日晚的閉幕式上,20部入圍提案評選結果揭曉,6部提案作品入選。其中,紀實系列劇《生門》斬獲大會提案金獎。這是一部將鏡頭對準醫院婦産科的作品,攝製組在700多天的時間裏真實完整地記錄了40個家庭在迎接新生命的過程中,或糾結、或悲壯、或喜悅、或生死兩隔的故事。而獲得銀獎的《隨波逐流》和《江橋夢》,銅獎的《網紅》《爺爺天團》和《原生中國》等作品,則將鏡頭對準了過去大眾不太了解的一些人群,用不一樣的視角去講述新的故事。
例如,在《隨波逐流》中,創作團隊關注到了紮根於民間的籃球“野球賽”,通過一個外籍籃球員和中國退役籃球手的打“野球”的經歷,還原中國籃球原生態的故事;《爺爺天團》則記錄了6位平均年齡接近90歲的中國老人的跑步故事,他們費盡週折走到一起,通過不懈努力,最終組隊參加澳洲老將田徑錦標賽,創造歷史;《原聲中國》以原生態的民族音樂為原點,用音樂講述關於民族儀式、風俗的故事……
新鮮提案大會在為年輕一代導演提供平臺的同時,也在基金和人才培養上來幫助年輕的紀錄片創作者。據趙琦介紹,有的提案作品在創意和題材上是一顆好“種子”,但仍需要專業的打理和掌控。“當下很多年輕創作者認識到製片人的重要性,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新鮮提案大會對創作者除了會有基金上的支持,我們下一步可能會開Freshpitch school,把平臺上孕育出來的項目進行輔導,甚至有可能做整個片子的服務和管控,也要替他理性選擇投資方。我們最希望就是行業間能夠打通,現在有這些動作,未來可能還有實驗室,去嘗試新的技術。同時,還要培養一批製片人……”
挖掘真實影像新力量,聚焦國際視野下的“中國故事”
本屆提案大會的20部入圍提案題材豐富、類別廣泛,不乏關注社會現實、記錄當下中國熱點話題的提案。
如《反光鏡》是通過中國的朋克、搖滾樂隊來講中國改革開放25年中國年輕人的焦慮;《黃橙藍》抓住了中國的社會熱點之一,即互聯網創業,中國商業升級、年輕創業者等,話題和人物也能引起大眾的興趣;《網紅》透過網紅這個社會熱點,探尋真實的人和故事,展現紀實影像的力量;此外,《Human Planet(人類星球)》的主創團隊帶來的《人類中國》則將拍攝對象對準中國人,該片將收集全中國非常令人驚異的故事,展示中國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在新鮮提案大會顧問、紀錄片《大國崛起》《貨幣》《創新之路》總導演李成才看來,今年的很多提案都觸及了中國社會存在的現實難題,比如對教育的思考,比如親子關係的維繫。與此同時,自然題材的數量也有了明顯的提升,“一般來説,中國的自然(紀錄片)是比較弱的,但從今年的提案看,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是讓人很欣喜的事情。”
在提案過程中,很多國際決策人都表達出想要看到更多中國元素和中國故事呈現的意願。
提案中,《隨波逐流》通過一個外籍籃球員和中國退役籃球手的打“野球”的經歷,還原中國籃球原生態的故事。“片子中有很多幽默的點,也有很多違和的地方,想想這些曾經在聚光燈的場地裏打球,現在卻在農村裏打球,會很有故事性,它有一種生長的氣息,人總會碰到高峰和低谷,他總要去做不情願的事情,你會在這裡邊得到共鳴。這樣的題材就是所謂的‘中國故事,國際表達’。”趙琦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