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寧德市將建立健全濕地保護成效獎懲機制
寧德網  2018-07-09 17:28:50

  今後,寧德市將建立監測評價與監管執法聯動機制,濕地保護管理相關部門根據職責分工依法對濕地利用進行監督,對濕地破壞嚴重的地區或有關部門主要領導進行約談,遏制各種破壞濕地生態的行為,依法查處違法利用濕地的行為。

  日前,市政府辦發出《關於加強濕地保護修復工作的實施意見》,要求全面保護濕地,嚴格濕地用途監管,推進退化濕地修復,確保濕地面積不減少、濕地生態功能和生物多樣性不退化,全面提升濕地生態系統穩定性和綜合服務功能。到2020年,全市濕地面積不低於249萬畝(不包括水稻田),濕地保護率提高到50%以上;全市5條主要流域Ⅲ類水質達標率90%以上,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88%以上,近岸海域達到或優於Ⅱ類水質標準的面積比例達到77%以上,全市沿海大陸自然岸線保有率不低於46%,水鳥種類不低於80種,全市濕地的重要、瀕危野生動植物種類不減少。

  為確保濕地面積總量不減少,意見明確,禁止擅自徵收、佔用國家和福建省重要濕地,在保護的前提下合理利用一般濕地。寧德市還將建立健全濕地保護成效獎懲機制。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濕地保護負總責,政府主要領導承擔主要責任,其他有關領導成員在職責範圍內承擔相應責任,建立完善本地區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等制度體系,建立健全獎勵機制和終身追責機制。對濕地資源造成破壞的,由相關行政執法部門將問題線索移送紀檢監察機關、組織人事部門,按照《福建省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細則(試行)》進行問責。

  據了解,濕地與森林、海洋並稱地球三大生態系統,濕地被譽為“地球之腎”、“天然水庫”和“天然基因庫”,是自然生態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涵養水源、凈化水質、蓄洪抗旱、調節氣候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功能。濕地保護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事關生態安全,事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事關子孫後代福祉。(寧德晚報記者 吳寧寧) 

編輯:顏學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