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全國首個高校紅色孵化器——廈門理工學院廈龍築夢紅色孵化器正式落戶廈龍山海協作經濟區。在現場,廈門理工學院與廈龍山海協作經濟區管委會簽訂了孵化器入駐協議、與市科技局簽訂了孵化器共建協議、與新羅區農業局簽訂了扶貧開發協議、與武平縣政府簽訂了創新創業合作協議。
據悉,廈龍築夢紅色孵化器由廈門理工學院牽頭建設,規劃總建築面積達2萬平方米,可同時容納80—100個創業團隊(企業)。孵化器將積極對接我市貧困縣需求,引進孵化廈門理工學院師生扶貧創業項目,並借助學校相關學科優勢,服務龍岩地方産業發展,並爭取在5年內打造成為國內有特色、有影響力、有示範效應的國家級紅色孵化器。
廈門理工學院校長助理陳麗安教授表示,通過建設孵化器,學校可以將智力、技術和項目資源輻射到農村地區、革命老區,鼓勵大學生創客用創新創業成果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助力精準扶貧,讓紅色築夢之旅真正落地紮根。
“我們經濟區是國內唯一享受特區與蘇區政策疊加的開發區。”廈龍山海協作經濟區管委會副主任莊志龍介紹説,他們期望在與廈門理工學院的共同努力下,通過孵化器的建設,把廈門豐富的科技資源、人才資源、渠道資源與龍岩良好的創新生態、産業基礎、市場環境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優勢互補、創新驅動、先行先試,讓更多的目光注視在這片夢開始的紅色大地。
現場還舉行了“青年紅色築夢之旅”參賽項目落地簽約儀式。來自廈門理工學院的四支參加“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青年紅色逐夢之旅”創業團隊,分別與武平縣和新羅區相關部門簽約。他們帶來的“網紅芭樂”“皆茶農”“水産品行業統一烘乾平臺”“研遊鄉村”等項目將實際應用於我市鄉村建設。(記者 梁熙 施薇 通訊員 闕小琴 鐘文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