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福建頻道消息:7月13日,福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向社會公佈了2018年上半年的工作情況。在2018年上半年,福州市市場監管局共處理消費者訴求12.12萬件,受理投訴3.06萬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210.62萬元。此外,《藥品生産品質受權人考核管理辦法(試行)》在福建省範圍內率先出臺。
據悉,在2018年上半年,福州商事改革持續深化。推行“六個一批”和“一事一措施”的“證照分離”改革方式;推進“多證合一”,6月30日起由“25證合一”擴展至“31證合一”;啟動福州自貿區進口非特殊用途化粧品,由審批管理調整為備案管理試點工作;深化簡政放權,取消製造計量器具許可證核發等審批事項3個,新承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下放的醫療器械網絡銷售信息備案等事項5個。
便企措施持續出新。截至6月30日,所有的審批項目共47類88項,全部入駐市行政服務中心。完善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生態鏈條,實現全流程網上辦理。截至6月底,已發放企業電子營業執照22.29萬份,覆蓋率88%。
市場活力持續釋放。福州市“雙創”熱情高漲,市場主體達到58.21萬戶,其中:內資企業24.66萬戶,外資企業5724戶,分別增長15.53%、6.3%。扎完成私營企業黨委及其所轄46個支部、1個黨總支的整建制劃轉,理順了市市場監管系統“兩新”黨組織關係,推進非公經濟發展。辦理動産抵押登記349件,助企融資232億元。
監管力度持續加大。上半年,共立案查處案件1286件,結案1411件。加強電動自行車專項整治,共立案查處案件54件。受理冒用身份證明虛假登記的投訴件46件,已通過鑒定確認虛假簽名立案13件。
標準化戰略深入實施。主導或參與制定並已批准發佈的國際標準4項、國家標準48項、行業標準67項、地方標準16項;鼓勵企業在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公示産品標準,全市共有1011家企業上報標準5479項(其中,企業標準4838項),涵蓋1.03萬種産品。
維權功能持續拓展。依託12315、12365、12331三條消費維權專線以及全國12315互聯網平臺共處理消費者訴求12.12萬件,其中:接受消費者諮詢8.66萬件,佔受理總量的71.44%;受理群眾舉報4044件,佔受理總量3.34%。
食品安全監管水準持續提升。推進食品安全追溯管理系統運用,納入追溯系統管理的食品生産企業810家,上傳信息59萬條;食品流通企業5954家,上傳信息98萬餘條;餐飲企業357家,上傳信息4.56萬條;保健食品生産企業7家、經營企業1599家,上傳信息11.98萬條。
深入開展電梯安全整治專項行動,立案查處電梯維保單位案件27件、使用單位案件5件。建立福州市2702台使用年限超過15年的老舊電梯清單,完成老舊電梯評估987台,已完成整改451台。排查“三無”電梯52台,已完成整改39台。(文 王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