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榕22家農貿市場將配食用追溯秤 掃碼可知肉菜産地
鼓樓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指導商戶使用食用追溯秤。
福州新聞網7月17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張旭 文/攝)現在去個別農貿市場買菜,列印的小票中多了一個二維碼,它不僅帶著肉菜的身份信息,而且還有銷售方的聯繫方式等內容。記者昨日從市食安辦獲悉,我市計劃在全市22家“農+超”改造的農貿市場配備消費端可追溯設備——食用追溯秤,並接入全市統一的可追溯系統。
昨日,記者來到位於鼓樓區福新路的福新農貿市場。經改造的該農貿市場實現了功能分區,肉類、海鮮、蔬菜等都在規定區域內經營。“從6月開始,福新農貿市場在全市範圍內率先開始投用食用追溯秤,目前市場已投用10台,主要分佈在肉類、蔬菜區域。”鼓樓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説。
記者從市食安辦了解到,鼓樓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所説的食用追溯秤將在全市22家“農+超”改造的農貿市場推廣使用。
記者在市場內的鄭妹娣蔬菜攤採訪時正好遇到顧客買菜,只見商戶輸入手機號就自動登錄售賣系統,找到客戶所購買的商品之後,點擊“累計結賬”,就完成一筆交易並出追溯小票。記者掃描小票上的二維碼就可看到商戶的個人營業執照、姓名、電話以及所購買商品的産地、日期、抽檢信息等。
“與之前智慧農貿市場所做的肉菜追溯系統不同,之前的系統是針對管理方,實現進貨商品溯源,此次是針對消費者,讓每一筆消費做到可追溯。”鼓樓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表示,下半年將實現市場內商戶食用追溯秤全覆蓋。
“鼓樓區共有8家農貿市場,其中7傢具備條件,它們都將配備追溯秤。”上述工作人員表示,“智慧農貿系統”給了入場銷售的食用農産品專屬“身份標簽”,食用農産品在經過批發商、批發市場等一系列流轉環節中所産生的進貨查驗信息都會詳細記錄在系統中,在源頭上保證食品來源真實可靠。消費者在購買商品後,可用手機掃一掃食用追溯秤出具的小票,查詢市場、攤位、銷售者、商品産地等信息,實現掃描溯源。
截至目前,福新農貿市場入場銷售的蔬菜、肉類已納入“智慧農貿系統”,水産品、凍品等品種正在逐步規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