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閩江學院將建數字影像數據庫 保護國家非遺四平戲傳統服飾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8-07-18 15:45:26

【cri看福建 列表】【地市 福州】閩江學院將建數字影像數據庫 保護國家非遺四平戲傳統服飾

師生們對禾洋村現存四平戲古戲服進行了數據採集、圖像記錄。(張瓊 攝)

  國際在線福建頻道消息:7 月15日,為進一步激勵廣大師生深入農村地區,助力鄉村振興、文化振興,福建省閩江學院服裝學院組織師生們來到了福建省南平市政和縣楊源鄉禾洋村,對四平戲僅存的傳統(明清時期)戲服,開展服飾文化調研工作。師生們對禾洋村現存四平戲古戲服進行了數據採集、圖像記錄,將提煉四平戲服飾文化元素、建立數字影像四平戲古戲服數據庫,以更好保護傳承。

  當日,閩江學院服裝學院的師生們參觀了四平戲劇團,拜訪了禾洋村四平戲劇團團長李佐忠以及李典量、李式青、李典富等老一輩國家非遺傳承人,深入了解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四平戲的由來、發展的歷史及其現狀。李佐忠向師生們展示了明清時期的33套四平戲傳統戲服,並介紹了各個服飾適穿的角色以及服飾的整體概況。

【cri看福建 列表】【地市 福州】閩江學院將建數字影像數據庫 保護國家非遺四平戲傳統服飾

閩江學院服裝學院教師與四平戲劇團部分演員合影(張瓊 攝)

  據介紹,四平戲由明代中葉流行的四大聲腔之一的“弋陽腔”演變而成,人們將它稱之為“中國戲曲的活化石”,2006年四平戲被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目前,四平戲傳統戲服僅存于福建南平市政和縣楊源鄉禾洋村四平戲劇團,成為四平戲文化中一道獨特的風景。李佐忠表示,由於存儲不當,經過上百年的表演展示,四平戲傳統戲服不同程度地出現了臟污、霉變、繡線斷裂等現象,對四平戲戲服的研究與保護刻不容緩。

  閩江學院服裝學院將依託福建省新型功能性紡織纖維及材料重點實驗室、紡織服裝福建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等教學平臺,對四平戲服飾文化進行深入研究,更精準、更有效、可持續地服務鄉村振興,助力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活態保護和有效傳承。

  據悉,接下來,閩江學院服裝學院還將針對部分古戲服積極聯繫相關藝術研究機構,對遺存古戲服進行年代檢定;組建專業團隊對禾洋四平戲古戲服進行仿製、復原;引入民間資本,對四平戲戲服、道具進行創新設計,助力四平戲文化産業發展。(文 江麗峽 趙麗娟 )

編輯:顏學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