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莆田市大力推進綜治、網格中心“兩心合一”建設
莆田新聞網  2018-07-20 16:32:53

  新度鎮港利村網格員郭學芳通過查看監控視頻,幫助民警順利抓獲飛車搶奪嫌疑人;西天尾鎮北大村網格員陳某在下班途中,看見張先生和鄰居正在爭吵,聯繫村裏的協調小組人員一起調解,雙方達成和解……如今,哪有糾紛,哪就有網格員調解的身影。

  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得益於網格化管理。目前全市共劃分單元網格2408個,建立網格工作站644個,形成了以“網”為依託、以“格”為基礎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夜以繼日穿梭于大街小巷的網格員實實在在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

  當前,為最大限度整合資源,實現百姓需求“零距離”,按照黨的十九大精神,我市更是立足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統籌推進綜治、網格中心“兩心合一”建設,探索形成獨具特色的城鄉綜合執法和服務治理網格化方案,以綜治中心為牽引,以單元網格為底座,全面推行網格化治理、精細化服務。

  在推進“兩心合一”工作中,我市注重系統集成化,依託“數字莆田”雲平臺的人口、法人、空間地理、國民經濟、公共信用等5大數據庫,按照綜治基礎數據國家標準,整合綜治業務資源,建設了可延展、特色化的“9+X”綜治信息系統。

  同時,我市還專門集成研發並建成“矛盾化解”銜接指揮、“雪亮工程”建管共享、“特殊人群”服務管理、“四情研判”應對協調、“民生訴求”流轉回應、“綜合執法”監管聯動、“綜治懲戒”信息徵詢和“微信網格”動員互動等8個平臺,建立“信息一次性採集、多部門共享共用”的數據採集應用機制,實行分級授權訪問。至目前,整個系統共錄入各種信息243萬多條,為8個平臺的集成共享應用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

  眼下,得益於“兩心合一”,我市統一開發公眾化、信息化、便利化的“微網格”平臺作業系統,讓市民可輕鬆實現辦事互聯互通。市民只需關注所在地公眾服務號,動動手指,便能快捷享受服務,能實現問題上報、受理、流轉和處置,實施了解網格、綜治動態,還設有“互通圈”,與各相關科局服務號實現一鍵互通,方便、快捷、高效。

  截至目前,市級和7個縣區(管委會)、54個鄉鎮(街道)、971個村居均規範建成綜治(網格)中心,實現網絡全聯通、網格全覆蓋、視頻全共享,為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慧化、專業化發揮了關鍵作用。

  市綜治辦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依託綜治(網格)中心,推動綜治、公安、食藥監、消防、城管、衛計、民政、工商、司法、人社、環保、住建、殘聯等部門業務納入網格化管理,按照“職能部門依法履職+網格力量聯動協勤”模式,建立“綜合執法”監管聯動平臺,組建三級聯合執法隊伍、建立執法聯動機制,切實解決了行政執法力量不足、執法監管難到位等系列難題,真正實現一站式服務和社會綜合治理工作由“散”到“合”的轉變,有力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

  湄洲日報記者 朱建婷

編輯:顏學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