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泉州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投資辦企業15分鐘完成備案
泉州網  2018-07-25 10:24:55

  泉州網7月25日訊(記者 林書修)“沒想到一趟都不用跑,營業執照全程在網上辦下來了!”今年4月,市民賴專同通過市工商部門推出的“全程電子化企業登記”,成為全市首張電子化申報營業執照的獲得者。

  就在上個月,我市頒出全市首張“即辦”機動車維修經營許可證。以往15日內才能辦結的事項,當天即可辦結。

  全程電子化申報營業執照、許可證當天辦結的出現,是我市加大“放管服”力度,持續改善營商環境不斷探索的一個縮影。自去年4月,我市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的相關經驗做法被國務院通報表揚激勵以來,我市持續加大力度優化營商環境、簡化審批程式,越來越多圍繞“放管服”改革要求的具體行動在我市落地生根。

  在鄉鎮 2小時辦完米粉廠投資手續

  市民陳先生想投資創辦一家文化産業園。在市行政服務中心的發改委窗口,他只要遞交一份備案申請表。其餘工商營業執照、法人基本情況以及法定代表人證明等一系列繁瑣的材料均可直接從共享平臺調取,15分鐘不到就辦完了備案手續。

  得益於審批事項的“瘦身”,類似于陳先生的投資審批事項在我市鄉鎮一級也能完成。今年5月,在安溪湖頭鎮,返鄉創業的大學生李聰鑫僅花了兩個多小時,就在家門口辦好了投資創辦米粉廠的手續,讓他更加堅定了創業的信心。

  2016年以來,我市在全國率先對行政審批服務領域的自由裁量權實施改革,對進駐市行政服務中心44個市直部門,從壓減事權“彈性空間”、量化細化技術規範、梳理現場踏勘標準等方面入手,全面細化規範。去年以來,我市還對所有的行政審批和服務事項統一建立事項清單,實行動態管理,大力清理與企業生産、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證照資質資格、證明及年檢、培訓等事項,進一步降低就業創業門檻。截至目前,市本級共保留權責事項6056項,精簡率超過50%,並推動2001項權力事項依法以屬地管理方式向基層傾斜。

  開旅館 一天內辦結許可證

  “以往旅館業特種行業許可證核發辦結期限要3個工作日,如今通過‘證照分離’改革,當天即可辦結。”市公安局服務窗口的工作人員小張告訴記者,今年2月,我市開展“證照分離”改革試點工作,其中市公安局的公章刻製業、典當業、旅館業三項特種行業許可證核發的行政許可事項實行告知承諾制。“以前這三個行業許可證核發,需要提供完整材料,一定的審核期限後,才能獲得證件。”小張説,如今,申請人在試點地區,按照“證照分離”辦理完承諾告知手續,當天就可取得許可證,進入生産經營階段。

  不只是公安機關,在餐飲行業,以往開一家小型餐飲店,先要到工商部門申辦營業執照,隨後取得食品監管部門的經營許可證才能營業,這個過程至少要十來個工作日,現在申請人可先申辦營業執照,在材料齊全的情況下,將材料報送當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進行備案,餐飲店即可開張營業……

  記者從市審改辦獲悉,今年,我市在加快推進“證照分離”改革試點工作方面,對98項涉改事項逐項制定具體改革措施,通過轉變審批方式、完善監管措施,進一步破解“辦照容易辦證難”“準入不準營”等突出問題,進而切實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為企業“減負”。

編輯:顏學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