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儀式現場,青山慈善基金會向“牽手行動·人工耳蝸福建百人救助計劃”公益項目捐贈90萬(謝焰鋒 攝)
國際在線福建頻道消息(江麗峽):7月28日,“牽手行動·人工耳蝸福建百人救助計劃”公益項目在福建省福安市正式啟動。該活動計劃首期免費救助福建省100名重度聽障者,為患者提供人工耳蝸費用、手術費用和部分康復費用。首批90萬元善款已籌集到位,將幫助10個重度聽障患兒重返有聲世界。
據悉,此次活動由中國聽力醫學發展基金會、北京屈正愛心基金會芙蓉愛耳基金和寧德市閩東醫院共同發起,旨在聯合社會力量牽手幫扶救助福建籍或在福建工作和居住的人們及其親屬中的貧困聽障患者(雙耳重度——極重度耳聾)重返有聲世界,積極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以精準救助助推精準扶貧。
啟動儀式現場,青山慈善基金會向“牽手行動·人工耳蝸福建百人救助計劃”公益項目捐贈90萬,將用於救助10個重度聽障患者。
醫療團隊術後對聽障患者進行看望(謝焰鋒 攝)
據了解,該項目先是在網上發佈報名信息,患者提交救助申請表後,由閩東醫院組織開展受助者初篩、聽力檢測、術前檢查,青山慈善基金會審核受助對象家庭條件,再由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耳鼻喉科馬芙蓉教授醫療團隊進行人口耳蝸植入手術。日前,項目首批報名已經截止,7月27日,6個家境貧困的聽障患者在馬芙蓉教授帶領的專家團隊的手術下,成功植入了人工耳蝸。
中國聽力醫學發展基金會理事長何漢表示,在我國,聽力殘疾居五大殘疾之首,其中福建省聽力殘疾人有61.3萬,佔殘疾人總數的27.7%,每年還以近千名聾兒的速度遞增。而對於重度聽障者,植入人工耳蝸是世界公認的、最為有效的治療方法。
六歲半的雷玉暉一齣生就被發現一隻耳朵失去聽力,另一隻耳朵聽力較弱,導致他不能正常説話。在佩戴了助聽器後,也沒有達到治療的效果。雷玉暉的父親雷壽貴透露,這次人工耳蝸手術結束後,孩子的狀態很不錯,不過還需要經過將近一年的言語康復教育後,才能開口説話。雷壽貴説:“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能聽到孩子叫一聲爸爸媽媽”。
“牽手行動·人工耳蝸福建百人救助計劃”,也是福建省精準扶貧“師帶徒”活動的一部分。據閩東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主任醫生陳謬安介紹,早在2017年,閩東醫院就與馬芙蓉教授團隊簽約,成立“救助失聰兒童合作醫院”。此次活動,馬芙蓉教授和她的專家團隊,從手術的病例分析、手術中的實教講解等一系列步驟上對閩東醫院耳鼻喉科室的醫生團隊進行技術指導和幫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