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8月1日訊(福建日報APP-新福建記者 卞軍凱 通訊員 肖丹)“羅源老農西瓜滯銷,呼喚‘吃瓜群眾’幫忙”——7月25日,新福建APP刊發了這一求助信息後,引發強烈反響,熱心群眾紛紛轉發,愛心人士踴躍購買,有的還專門帶著貨車進山採購,短短幾天時間,老農林雲明的1萬多公斤滯銷西瓜就銷售一空。看著賣空了的瓜田,林雲明滿懷喜悅地感謝大家的幫助。
西瓜滯銷,媒體報道受關注
福建日報APP—新福建7月25日相關報道
羅源縣霍口鄉64歲的瓜農林雲明,為了貼補家用,在徐坪村種了30多畝西瓜。雖然林雲明種出來的西瓜水分足、特別甜,但因為第一次種沒有經驗,未能提前找到銷路,而且距離縣城較遠、山路崎嶇,結果遇到了滯銷難題。第一批西瓜大部分爛掉了,這幾天,第二批西瓜進入采收期,預計有1萬公斤左右,可銷路一直沒有頭緒。
7月25日,福建日報APP-新福建以“羅源老農西瓜滯銷,呼喚‘吃瓜群眾’幫忙”為題,第一時間率先報道了林雲明的遭遇,向“吃瓜群眾”發出了倡議。報道迅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大家紛紛轉發到微信朋友圈、微信群,共同號召“吃瓜群眾”前來幫助。同時,羅源灣新聞網等媒體給予轉載,福州晚報、羅源電視臺等媒體也作出報道,讓林雲明的西瓜成為當地很受關注的熱點。
踴躍買瓜,愛心涌進大山裏
已成熟的西瓜全部賣掉了
報道發出後,很多“吃瓜群眾”聞訊趕來。和林雲明一起種西瓜的親戚肖仕勤説,這幾天,他的電話就被打爆了,很多人打來電話詢問訂購西瓜的事情。
“有的買幾個,有的買幾百公斤。”肖仕勤説,除了羅源本地的熱心“吃瓜群眾”打電話諮詢外,還有些是從外地打來電話,想要幫助解決西瓜銷路。多數時候是肖仕勤開車將西瓜送到他們手中,也有特意駕車從縣城到徐坪村購買,家住縣城的陳思思就是這其中一員。
陳思思在縣城裏經營一家食雜店,從朋友圈中得知西瓜滯銷事件後,她帶著貨車跑了一趟徐坪村。上午出發,經過約兩個小時的車程,陳思思到達徐坪村時,已是下午1點,室外溫度高達36℃。山路十八彎、炎熱的天氣以及賣不出去的西瓜,都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真的非常可惜,能幫一把是一把!”陳思思説。
由於道路崎嶇,貨車無法靠近瓜田,陳思思只能讓人將車停在距離瓜田幾百米外較寬的路邊,然後請工人將地裏的西瓜一個個摘下裝進籮筐,再一擔擔挑到到貨車上。“5-10個西瓜運一個來回,買了2000公斤西瓜,10多個工人搬運了約4個小時才結束。”陳思思説,那天所有人的衣服都被汗水浸濕,但能幫助瓜農心裏很開心。
陳思思説,自己小時候家裏親戚也種過西瓜,深知農民種瓜的艱辛與不易。這些西瓜除了放在自家食雜店銷售外,還有的分享給親戚朋友,並向他們介紹這些西瓜的來歷,還有開店的朋友提議將西瓜放到他們店裏銷售,現在都賣光了。
廣泛宣傳,今後西瓜不愁賣
西瓜滯銷經報道後,也牽動著霍口鄉黨員幹部的心,他們紛紛在一線考察微信群裏幫忙轉發消息,共同呼喚“吃瓜群眾”。後宦村新上任的村支書張國華在群裏看到後,馬上詢問訂購電話,“遺憾的是,我打電話的時候,西瓜已經被預定光了。”張國華説,今後有需要的話,他還可以提供幫助。
霍口鄉組織委員雷旭表示,今後將提前與農戶做好溝通,提醒他們在夏季颱風、暴雨等災害來臨之前做好保産搶收,並且建議農民提前聯繫好商家,打通銷售渠道。
面對熱心的“吃瓜群眾”的幫助,林雲明和肖仕勤十分感激,並對有些“吃瓜群眾”打來電話卻沒能買到西瓜表示抱歉。目前,仍有不少人打來電話諮詢,有的甚至還預定了第三批西瓜。“再過半個月左右,第三批西瓜就可以采收了。”肖仕勤説。
林雲明表示,由於西瓜需要隔年種植,為了不讓田地閒置,明年將改種其他農作物,不過會吸取這次的教訓,在種植之前做好充分準備,不再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