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廈門市已步入老齡化社會 現擁有35家養老服務機構11463張養老床位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 蔡櫻柳)昨日,廈門市民政局副局長李龍做客廈門市政府網在線訪談,談“推進廈門市養老服務事業發展”。
據廈門市統計局人口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2月31日,廈門市戶籍人口229.9萬人,其中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超33萬人,老齡化水準為14.7%。國際上,通常把60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到10%作為國家或地區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標準。據此標準,廈門已步入老齡化社會。
李龍介紹,目前,廈門的養老模式包括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三種基本的形式。
鋻於廈門市老人傳統觀念的根深蒂固,而且機構養老的價格相對較高,老年人一般要面臨離土養老,因而居家養老仍然為養老模式的主要選擇。社區養老由於其“離家不離土”的優點,逐步受到獨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等老年人的青睞。
隨著廈門市社會化養老服務需求日益增長,全市逐步加大養老服務事業發展力度。
截至6月底,全市共有養老服務機構35家,其中市、區級公辦養老服務機構6所、民辦養老服務機構29所,擁有各類養老床位數共計11463張。
其中,35家養老機構床位9304張、93個農村幸福院床位1054張、15個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床位450張、376個居家養老服務站床位655張、農村老年活動中心(室)54個。每千名老人養老床位數達34.72張,達到30%的國家標準。
在全市35家養老機構中,25家內設醫療機構,10家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簽約提供醫療服務,醫養結合佔比100%;護理型床位1.03萬張,佔養老服務機構總床位89.6%。
據了解,廈門鼓勵民辦醫療機構興辦養老項目或護理院。
這其中,蓮花愛心護理院依託廈門蓮花醫院運營,老人患病可在養老機構內得到三級醫院的醫療服務。廈門新陽醫院用兩層樓開設廈門市新陽養老院,愛欣老年公寓在院內開設護理院。
2014年起,廈門逐步將符合條件的醫養結合機構納入醫保服務範圍,21家養老機構納入醫保定點實行醫保刷卡服務,支付範圍涵蓋養老人員的入住床位費及在醫務室看病就醫費用,佔比71.4%。
由於養老服務行業的社會認同度低、工作強度大等原因,年輕人投身養老行業積極性不高,養老機構普遍存在招工難、留人難問題,專業人才缺乏,養老服務隊伍不穩定。
為此,廈門市鼓勵廈門醫學院、廈門華夏學院、廈門安防科技職業學院等高校開設養老護理專業。今年起,與廈門市養老服務機構簽訂協議,將其作為養老醫護專業學生培訓實習基地,定向培養輸送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