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水建寧,四季暢遊
建蓮文化旅遊嘉年華期間,在建寧修竹千畝蓮田舉行的千人瑜伽表演。
黃花梨採摘季,遊客紛至遝來採摘黃花梨。
花海騎行,參賽選手們從一片向日葵田邊騎過。
春季,梨花如雪,一對對新人在梨花園中舉辦集體婚禮。
菊黃蟹肥時,建寧縣借助農業資源優勢舉辦“荷蟹”豐收季活動。
秋收之後,建寧縣利用閒下來的稻田舉辦稻草節。
參加花海跑的兩位外國選手在花海中拍照留念。
春天,鴛鴦湖油茶花吸引遊客前來賞花。
“2018建蓮文化旅遊嘉年華”近日在建寧縣舉行,曾經以農業為主的建寧,依託“一季一特色”的花、果,逐漸開啟了“賞花經濟+文體活動”的旅遊發展新模式。
花果引人來文體趣味多
7月,正是建寧縣早熟翠冠梨的采收季節。在裏心鎮花果山,早早就有遊客駕車前來問詢果園的採摘體驗時間,一到週末滿山的果樹下游人攢動。一天下來,果園不但省了人工費,還賣出了一箱箱成熟的翠冠梨,農戶開心,遊客滿意。這樣的雙贏模式早在每年的3月就已經埋下伏筆。
春季的建寧是被梨花和桃花裝點得繽紛絢爛的季節,每年3月賞花大會和花朝節,都有數千人來裏心鎮看花,數百輛汽車從山腳一直停到村路口。市場就這樣被花季帶動並延續下來。如今的建寧從桃花、梨花、油菜花,到荷花、格桑花、金針花,再到梅花……一年四季,花事不斷。
看花和採摘是建寧旅遊的特色,但並不是全部。針對每一季花期的氣候特點,相應的文體活動讓四季的花海有了更多的生機。除了優雅的蓮田瑜伽,每年的花海跑和花海自行車賽,加上花季古村落徒步等活動,讓建寧旅遊不但有看頭,更有了玩味和底蘊。
一季一特色鄉村有品牌
從蓮鄉到花鄉,從傳統的桃花、梨花、荷花、杜鵑花、金針花這“5朵金花”到“四季花常在,處處景不同”,建寧開啟了品牌化的旅遊建設。
在建寧高峰村,遍佈村裏的巨石曾經是這裡發展的攔路虎,如今這種獨具特色的“巨石陣”被村民利用起來,辦起了農家樂,巨石間種下格桑花,修了人行步道,種上毛竹,搭建涼亭和鞦韆架。每年五一、國慶假期,每家農家樂的日營業額都有3000多元。
同樣,在千畝蓮田的修竹村,新建成的蓮文化館、荷花品種園、蓮田中的民宿……都讓曾經看一眼就走的遊客停留時間更久。除此之外,獨具耕讀文化的上坪、紅色文化的西門、百姓藥谷的所在地渠村、櫻花基地夏家灣等鄉村旅遊資源的個性也在不斷豐滿完善,使得原本散落的旅遊資源,聚合成有特性的旅遊線路。
“本想表演完就回去,可是來了以後這一玩就是3天。”近日,來自江西撫州的黃先生在參加完千人瑜伽表演回程時,在動車站興奮地打電話給家鄉的朋友,“秋天的時候一起來看格桑花,爬金鐃山,明年春天還可以來一次……”(福建日報 記者 王毅 通訊員 陳曉星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