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泉州永春大力推進鄉村人才振興:抓住牛鼻子 小縣放“大”招
福建日報  2018-08-10 16:20:10

  原標題:抓住牛鼻子,小縣放“大”招

  吸引人才為鄉村振興貢獻智慧力量!永春縣搶抓先機。

  6日,永春出臺《關於實施鄉村人才振興計劃的若干意見》,圍繞鄉村振興量身訂制系列優惠政策,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暢通智力、技術、管理下鄉通道,著力破解人才瓶頸制約,以人才振興推動鄉村産業振興。

  根據意見,該縣將圍繞産業鏈、價值鏈、創新鏈佈局人才鏈,重點抓好産業領軍人才、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鄉土文化人才、鄉村治理人才等人才隊伍建設。

  一個小縣城,專門出臺關於鄉村人才振興計劃的實施意見,這在我省尚不多見。

  “在人才競爭激烈的當下,引才難,留才更難。為進一步強化人才集聚效應,須解決人才的後顧之憂。”永春縣委人才辦主任顏藝鴻説,去年以來,永春相繼出臺《關於貫徹人才“港灣計劃”的實施意見》《永春縣高層次人才認定暫行規定》等4份配套政策,從生活津貼、科研補助、創業扶持、住房保障等方面出臺具體的激勵政策,以補足人才工作短板。“出臺鄉村人才振興計劃,將更加有力推進永春打造人才集聚洼地。”

  立足産業需求,靶向引才

  盛夏時節,在呈祥鄉雪山村的蘭花催花基地裏,來自福建農林大學風景園林係的曹孟霞、戴中武等科研人員正在忙著培育獨蒜蘭、大花蕙蘭、蝴蝶蘭等名貴花。“在他們幫助下,基地培育出更多觀賞性強的品種。”看著長勢良好的名貴花卉,基地負責人鄭澤新高興地説。

  去年,永春縣花卉協會院士工作站成立。短短一年,院士工作站就邀請了國家花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北京林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福建農林大學、中國花卉協會的知名專家97人次到永春進行實地技術指導,為花卉産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持。

  花卉協會院士工作站的落戶,招才引智,有力促進了花企技術創新能力提升,推進永春縣從花卉主産區向強産區邁進。目前,種植面積達5萬多畝,苗木産值5億多元,綜合年産值超10億元,花卉苗木産業飛速發展。

  人才強則産業強。在不久前落幕的中國(保定)第三屆香文化博覽會暨首屆熏香會上,大會所設獎項中,永春香獲獎數過半。

  “這完全得益於福建省香産品品質檢驗中心落戶我縣,以及國家燃香類産品品質監督檢驗中心的創建,使永春香在檢驗檢疫方面的優勢得以展現。”達埔鎮黨委秘書洪炳灶告訴記者,近年來,永春縣在香産品檢驗檢疫的人才引進方面持續發力,在人才政策的帶動下,有力助推永春香産業轉型升級。2017年,永春香産業産值達60億元。

  “近年來,我縣緊扣産業發展和用人主體需求,專門出臺《永春縣2018年緊缺急需人才引進指導目錄》,目錄涉及19類行業,包含38項重點領域,提供崗位60個,對緊缺的香産業、花卉苗木、輕紡鞋服等産業有針對性地引進專業人才,增強人才引進的指導性、針對性,聚一流人才,讓技術領跑産業發展,有力打造創新人才高地。”顏藝鴻説。

  搭建平臺載體,築巢引鳳

  今年34歲的陳艷輝是東平鎮鴻安村人,南昌大學化學專業研究生,畢業後曾先後在上海、廈門等地的醫藥研究機構工作。3年前,他回到家鄉,在永春智匯園創辦泉州易初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帶領研發團隊開始從事小分子活性抑製劑開發。

  “我之所以回來,是因為家鄉政府對引進人才日益重視,出臺了優惠政策予以鼓勵和支持,永春智匯園提供了良好的創業平臺。”他説,在其返鄉創業過程中,縣委組織部和縣科技局等有關部門積極為其申請資金補助,在手續辦理上服務到位,讓他省了不少心,得以全身心投入公司的研發上。

  築巢引鳳。作為優秀科技人員創業入駐的園區,2015年9月,永春縣在縣生物醫藥産業孵化平臺研發中心建立了永春智匯園,引進克裏貝爾、雷恩生物等兩家企業設立了“雷恩生物實驗室”“克裏貝爾IVD實驗室”。

  去年初,佔地面積1300多平方米的永春青年創業園開放,提供人才引進、政策諮詢、創業指導、創業培訓等“一站式”公共服務,在當地颳起“返鄉創業旋風”。此外,永春縣還與中國人民大學可持續發展高等研究院、福建農林大學鄉村建設學院共建永春縣生態文明研究院,邀請著名生態經濟學家溫鐵軍教授擔任院長,推進生態農業産業發展、農民合作組織建設、生態文明人才培養等,依託高校資源策劃生成項目,對接社會資本,推動科研成果在永春落地。

  出臺扶持幹貨,打造人才集聚洼地。永春的鄉村振興,人才先行!

編輯:顏學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