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火炬金融“活水”潤澤園區企業
以17.8億元財政投入撬動319億元社會資本,幫助500多家(次)企業獲得融資超50億元
東南網8月14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廖麗萍 通訊員 郭偉) “廈門火炬高新區的科技金融政策對我們來説真是及時雨,我對公司今後的發展更有信心了!”在近日舉行的火炬高新區“稅易貸”産品推介會上,園區企業廈門寶麥克斯科技有限公司財務經理説。
原來,為進一步調動銀行為中小微企業融資服務的積極性,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廈門火炬高新區首次出臺關於支持中小微企業稅收信用貸款的若干措施,聯合8家銀行以及擔保和保險等增信機構,基於企業誠信納稅,推出“稅易貸”政策性無抵押融資産品,讓企業享受實實在在的金融服務。
事實上,去年以來,廈門火炬高新區就結合經濟形勢,精施策,解難題,穩增長。通過“大走訪、大調研”,瞄準企業需求,創新財政投入方式,建立財政、國有資本、社會投資的資金池聯動機制。據統計,高新區去年以17.8億元財政投入撬動319億元社會資本,聯合多家銀行推出多種金融服務産品,幫助500多家(次)企業獲得融資超50億元。
“高新區的中小微企業多數是人才、技術密集型的輕資産公司,缺少抵押品,傳統上依靠固定資産來抵押的模式對這些企業來説並不適用。”廈門火炬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説,根據園區企業實際,火炬高新區不斷推進科技金融産品創新,讓資金真正用到點子上。
比如,積極主動和銀行、擔保等各機構合作,推出“廠易貸”“稅易貸”“科技貸”“房易貸”“工程保函”等業務;推出“廈門火炬小微成長企業可轉股集合債”,基於資本市場常見的上市公司可轉債産品架構上進行創新研發,具有債權和股權的雙重特性,並具有可轉換性;園區還通過“鷺創金融”平臺和火炬集團公司的“投貸聯動”業務,實現投資機構“小股權”疊加銀行“大債權”。
圍繞“雙千億”工作,廈門火炬高新區發揮財政資金杠桿放大作用,將資金精準投向市重點發展的高新産業。廈門火炬産業發展基金截至目前累計投資總額達14.7億元,投資的項目涵蓋半導體、無人機通信、移動設備等細分産業,為企業爬坡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持。
廈門火炬高新區還聯合專業基金管理團隊以及民營資本發起設立多支股權投資基金,打造基金集聚區,並且著力構建貫穿企業生命全週期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
有了平臺,金融“活水”才能引進來。已引進200多家股權投資類企業的海西股權投資中心是高新區發揮科技金融平臺作用,持續撬動、吸納社會資本的一個範例。通過私募股權基金的專業投資團隊,海西股權投資中心發現有成長性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併為之提供融資,直接“輸血”。由廈門高新科創天使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發起成立的廈門創新創業園“創融匯”科技金融服務平臺,可為園區大量中小微企業提供可行性、實效性的各類科技金融服務。
不僅如此,高新區還將“項目—資本”對接服務延伸到線上,建立“鷺創金融”線上金融服務平臺,同時,參與設立廈門兩岸股權交易中心,並成立火炬運營中心,針對火炬運營中心掛牌企業設計短期融資産品。
在推動企業上市方面,廈門火炬高新區同樣成效顯著。截至目前,高新區累計培育境內外上市公司18家,新三板掛牌企業77家。上半年,高新區111家企業被認定為市重點上市後備企業,佔全市的41.73%;54家企業被認定為2018年度省重點上市後備企業,佔全市的43%。據統計,去年高新區18家境內外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合計548.84億元,同比增長32%,77家掛牌新三板企業營業收入合計85.43億元,同比增長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