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共建,市民參與百人凈沙活動。
指示牌拆除前後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雷妤通訊員陳俊芳)五緣灣沙灘曾經被皮划艇佔據,還灘於民後,成了市民喜愛的休閒場所;沙灘旁的商業街曾立著各式廣告牌,拆除後,行走于環灣步道,視線所及皆是美景。
7月中旬以來,五緣灣開展“門前三包”不落實、共享單車佔道、破壞園林綠地和侵佔綠地等11個方面的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城管執法人員來了,社區工作者來了,志願者也來了,僅1個月,環五緣灣片區變了,變更美了。
為留住五緣灣的美麗,更為了探索新機制,8月15日,湖裏區禾緣社區黨委、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三大隊黨支部、湖裏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五緣灣中隊黨支部、市路橋五緣灣運營有限公司黨支部簽訂協議,四方共建形成合力,把廈門的“新客廳”打造成美麗溫馨的灣區。
變化:市民主動參與自治
前日下午5時,百名志願者集聚在五緣灣沙灘上。他們當中有禾緣社區工作人員、居民、商家及市路橋五緣灣運營公司工作人員,還有市執法局三大隊、湖裏區五緣灣中隊的執法人員。這是四方共建後舉行的首次活動,之後,各方代表、志願者還開展了“門前三包”宣傳、共享單車違規停放勸導,文明旅遊和防溺水宣傳。
百人同時凈沙,別説沙灘上的白色垃圾,連煙頭也難尋一個。家住五緣灣1號的危竹祥告訴記者,他自願來參加活動。這些天,他早上總能遇見社區志願者在撿垃圾,深受觸動。
“環境變好了,居民才是真正的受益者。除了垃圾,以前還有很多皮划艇,城管人員整治後,舒心多了。”危先生説,家園要大家維護,不分你我。
家住新景國際外灘的楊女士帶著8歲的兒子來做志願。她説,共享單車雜亂無章的問題,現在也規整了,這得益於城管部門的整治,也得益於居民的共同維護。
亮點:黨員發揮帶頭作用
“上星期,我們四方建了微信群,有什麼事情在微信群裏一説,很快就能解決。”禾緣社區黨委書記謝美端告訴記者,以前,社區若發現違法違規現象,需按程式操作等待處理,現在省略了中間環節,社區治理、城管執法的效率明顯更高。
共建共治,是環五緣灣片區市容環境綜合整治的一大亮點。7月14日以來,城管部門陸續開展了不文明施工、違法建設、佔道經營等專項整治。為此,市執法局召開了兩次專題會議研究整治法案,且針對摸排出的11個方面300多處問題明確了整改方式,建立問題清單。
因涉及多個部門,各部門之間分工明確又通力合作。特別是四方共建之後,將發動社區、管理責任部門、執法部門的黨員帶頭帶動社區市民投身美化家園、潔凈灣區的行動,形成社區、民眾、遊客、商戶共建。
謝美端説,接下來,他們將依託禾緣社區五緣灣水上義務救援隊,建立黨員便民服務站,為市民遊客提供藥品和水。屆時,共建單位都將輪流成為志願者,在便民服務站執勤。
目標:月底前完成集中整治
整治以後,環五緣灣片區市容環境已初見成效。截至8月13日,城管部門約談施工單位5家,責令修復工地破損圍擋370米,美化圍擋公益廣告750平方米,綠網覆蓋裸露土石方480平方米。此外,糾正佔道經營70起,規範共享單車亂停放200余起,拆除不規範廣告牌、指示牌63塊,拆除天圓大橋下集裝箱活動房、五緣灣碼頭、緣美公寓大型戶外廣告等4處違法建設。
按照《環五緣灣片區市容環境綜合整治方案》要求,8月底前,城管部門將完成集中整治;9月1日至10日,將對照綜合整治問題清單進行全面檢查驗收;9月10日後,將按照屬地原則落實常態化管理機制,湖裏區執法局建立定點巡查機制,考評辦將加大對環五緣灣片區考評力度。
“執法不是目的,關鍵是要建立機制,以執法推動城市管理機制的完善和創新。”廈門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相關負責人説,大家因五緣灣而結緣,把機關黨建融入區域黨建,大家在社區和街道的支持下,更要把整治任務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