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飛千里靠頭雁。
一段時間以來,漳州各縣(市、區)持續實施“領頭雁”工程,加強帶頭人隊伍建設,陸續完成村級組織換屆選舉工作,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村黨組織書記和村委會主任“一肩挑”比例達35%。
在鄉村振興全面實施的今天,農村黨支部書記是村黨支部發揮領導核心作用的關鍵,是為群眾謀利益的“領頭羊”。而千千萬萬個堅強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則是千千萬萬名優秀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的堅強後盾。
為此,漳州著力打造農村基層現代治理機制新模式,把村民自治納入黨的框架內來領導,把村主幹崗位納入幹部體制內來管理,把村主幹待遇納入財政預算內來保障,把村主幹權力納入制度籠子裏來監督。通過綜合施策,漳州市培育壯大全市264個幫扶重點村的村級集體經濟,使村集體收入年均增加至5.16萬元。
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著村幹部。農村黨組織書記能力強、威望高,農村“兩委”班子就有號召力、凝聚力、戰鬥力。因此,村支部書記作為“頭雁”,做好新時期農村工作面臨的要求更高、挑戰更大。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首先,黨中央的各項方針政策最終靠基層來落實。因此,村支書更要帶頭講政治,提升領導農村工作的能力和水準,帶領黨員為鄉村振興衝鋒陷陣。
其次,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這就要求村支書有敢闖敢幹的改革精神,能觀察經濟社會大勢、分析市場需求趨勢、研究自身發展態勢,找到鄉村振興、群眾致富的發力點和突破口。
此外,隨著鄉村旅遊、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民宿、文創等新業態進入農村,對村支書協調新舊産業、處置新舊矛盾、聚攏新老黨員隊伍等方面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環境整治、土地流轉、徵地拆遷等工作要求越來越多,村支書還必須具有一專多能、村務公開、依法治村等多方面能力。
實施鄉村振興的“紅色頭雁”愛農村、愛農民,當然更要懂農業。“頭雁”身體力行、以上率下,在群眾最盼上解難題,在群眾最憂上下真功,就能最大程度調動起農民的積極性、創造性,使鄉親們想幹、能幹、幹得好,以“陣雁排空”的態勢勇往直前。(福建日報全媒體記者 蘇益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