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日報訊 掃一掃二維碼就可了解食品的“前世今生”,今後,廈門將出現越來越多這樣的“智慧菜市場”,讓消費者可以便捷地查詢食品安全追溯信息。記者昨日從市市場監管局獲悉,市市場監管局會同市標準化研究院等單位共同起草了我省首個食品安全溯源體系建設地方標準——《標準化農貿市場溯源體系建設規範》(以下簡稱《規範》),已于本月正式發佈實施。按照《規範》要求,標準化“智慧菜市場”應該有哪些不可或缺的“標配”呢?
標配1智慧溯源秤
“智慧溯源秤”是具有物品自動識別、拍照留證、電子支付、列印追溯小票、數據聯網、可查詢上游及本次交易記錄的電子計量秤。它加裝了內置攝像頭和圖像分析軟體,可在三秒內自動識別並上傳菜品名稱,無須人工錄入菜品編碼;交易完成後,可自動列印追溯小票,消費者用手機掃描便可查詢菜品溯源信息;交易臺賬數據還能實時上傳到市場監管部門的食品安全監測預警中心。
標配2無死角視頻監控
標準化“智慧菜市場”應安裝無死角視頻監控,能對攤位進行精準監控,對安防和市場環境進行清晰監控;尤其在肉攤上應加裝精準監控,與廈門市食品安全監測預警中心實時對接,這些影像資料可以保存記錄交易雙方的信息,併為食品溯源提供輔助證明。
標配3 “一店一碼”公示牌
市場內各攤位均應設置“一店一碼”信息公示牌,消費者掃描即可查詢到攤位的經營主體信息、資質信息、從合法渠道進貨的食用農産品信息、食用農産品檢驗、檢測信息、商戶信用信息、預警信息等,也可對商戶進行評價和投訴等。
標配4食品快檢實驗室
市場應建設食品安全快檢實驗室,配備多功能食品快速檢測儀、重金屬檢測儀等儀器,檢測能力覆蓋農獸藥殘留、重金屬等共計53個項目,檢測時間應基本控制在10分鐘到4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