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度福建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履約率達100%
福建日報  2018-08-28 09:57:55

  原標題:福建碳市場履約率達100%!

  福建省發改委近日公佈2017年度福建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履約情況。截至8月15日履約期結束,納入福建省碳排放配額管理的255家重點排放單位全部完成年度配額清繳,履約率達100%。

  這是福建碳市場自2016年12月22日開市以來的第二次大考。相比上年度99%的履約率,本年度的滿分意味著福建省碳市場建設順利推進。

  2017年度,福建省碳市場共納入電力、鋼鐵、化工、石化、有色、民航、建材、造紙、陶瓷等九個行業255家重點排放企業。履約期內,碳市場配額交易價格在每噸15元到20元之間浮動,呈平穩態勢。其中,有7家企業使用福建林業碳匯(FFCER)抵銷經確認的減排量,抵銷量為70.579萬噸。

  “是否有比較高的履約率,是碳排放管理和交易制度是否有效建立並健康可持續運轉的重要考核標準。”省發改委總規劃師林向東表示,履約情況事關碳市場的平穩運行、市場信心和政策的公正、嚴肅性,“因此,早在此次履約期開始之前,我們便針對上一年度履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開展專題調研,掌握企業生産經營實際情況並進行分析,提出相應解決方案”。

  作為全國第八個碳交易試點,福建省針對本土産業特點,在全國率先將陶瓷業納入碳排放配額管理。目前,陶瓷業是福建碳市場九大行業中企業數量最多的行業,共有109家企業。

  “陶瓷業中,民營企業佔主導。此前,由於數據計量統計基礎較為薄弱,部分企業對碳排放交易政策認識不足,在履約過程中缺乏主動性。”省發改委生態處負責人表示,在2017年度碳排放數據排放和核查工作啟動前,省經濟信息中心專門進行了梳理,著重要求第三方核查機構對相關企業數據進一步核實,“在履約工作啟動後,我們重點跟蹤存在配額缺口的企業,督促其完成履約工作”。

  福建碳市場運行以來,重點排放單位節能降碳的意識進一步提高,普遍實現了排放強度和排放總量同步下降。納入碳市場的九大行業2017年排放總量較2013年下降約4%。碳市場的建設,有力促進了福建省為應對氣候變化而控制溫室氣體排放以及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工作。

  據悉,截至8月15日,福建碳市場累計成交量854.47萬噸,總成交金額18206.65萬元。其中,福建碳配額(FJEA)成交561.56萬噸、金額13584.68萬元,國家核證自願減排量(CCER)成交151.72萬噸、金額2547.52萬元,福建林業碳匯(FFCER)成交141.19萬噸、金額2074.44萬元。(福建日報 記者 張輝 戴艷梅)

編輯:尹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