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市出臺《意見》 發展特色農業豐富市民菜籃子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 林雯)廈門的農業優勢特色産業迎來了重大發展機遇。廈門市政府8月28日發佈《關於加快農業優勢特色産業發展的意見》,市民的菜籃子將得到極大豐富。
我市發展農業優勢特色産業要求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轉變農業生産方式,大力發展品牌農業、生態農業、智慧農業,優化農業産業結構。堅持突出綠色發展、轉型升級、項目帶動、龍頭牽引、産業集聚和農民增收,提出力爭到2020年,全市蔬菜、水果、茶葉、水産、花卉苗木、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等七個特色産業全産業鏈産值超過1000億元。
種植業和漁業發展齊頭並進。按照優化品種結構的需求,一批種植業“廈門品牌”將更受重視。《意見》要求同安區、翔安區形成胡蘿蔔、大蒜、紫長茄、番茄等地域優勢産品,通過扶持打造“翔安胡蘿蔔”“同安紫長茄”“軍營紅番茄”等一批蔬菜區域公用品牌拓展國內國際市場。海滄區、集美區則形成葉菜類優勢産品,實現本地蔬菜均衡上市。在提升産品品質方面,除了要求完善産地蔬菜分級、包裝、保鮮等採後商品化處理外,還要提升採後商品化水準,開發幹制蔬菜、凍幹蔬菜、蔬菜飲料、蔬菜食品等精深加工産品,到2020年培育5家以上年産值超億元的蔬菜加工企業。水産品加工將更注重轉型升級。《意見》提出依託廈門較強的海洋科研實力,發展水産品深加工産業,壯大海洋醫藥、生物製品業,並建設廈門海洋生物産業示範基地,使其成為全國海洋生物産業發展先導區、兩岸海洋生物産業合作示範區,到2020年我市水産品加工産量達到12萬噸。不僅如此,廈門還將建設現代化大型水産品交易市場,推動特色漁市發展,到2020年達到交易量1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