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平市12.94萬貧困戶全部脫貧摘帽
大武夷新聞網  2018-08-29 18:01:49

  大武夷新聞網訊 8月27日,政和縣楊源鄉黨委書記陳健和鄉幹部蘇聲勇一起,再次來到坂頭村貧困戶陳吳貴家,了解他近來的生活情況。鄉里積極協調幫助陳吳貴養殖蜜蜂,發展“甜蜜産業”,上半年,陳吳貴養的5箱蜂已繁殖擴展到7箱,新增收入數千元。

  這是我市圍繞綠色産業發展,開展扶貧攻堅工作的一個縮影。

  南平最大的特色是綠色,最具競爭力的優勢是生態。“要發揮比較優勢,走出山區特色的發展路子,把生態優勢、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産業優勢。”近年來,南平歷屆市委、市政府始終牢記習總書記當年的囑託,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民生工程來抓,聚力攻堅、創新突破,扶貧工作取得明顯成效。至2017年底,全市2013年底確定的建檔立卡貧困戶12.94萬人已全部脫貧,96個貧困村實現脫貧“摘帽”,光澤縣達到“脫帽”標準。

  發展産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近年來,我市堅持把推進綠色産業發展作為脫貧攻堅的總抓手,把青山變金山的著力點放到選準與生態資源相得益彰的産業上,著力推進七大綠色産業發展。我市梳理確定重點支撐項目294項、總投資2030億元,先後落地實施了總投資215億元的國家儲備林品質精準提升工程、武夷山五夫國家級田園綜合體、“天空地”數字農業等一批重大項目,並在五夫田園綜合體建立了袁隆平院士工作站;2017年12月,我市被農業部等國家八部委聯合授予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範區暨農業綠色發展試點先行區。重點推進“智慧農業”“武夷岩茶無藥無化肥種植”等十大先行示範項目建設,全力打造長江中下游地區、華南區農業可持續發展典型樣板。為了強化品牌建設,我市高度重視品質興農、綠色興農,以優質農産品為突破口,統一品質標準、統一檢驗檢測、統一行銷運作,實施“武夷品牌”建設工程。目前,已建成全市農産品品質安全檢驗檢測中心,4個特色農産品入選央視“廣告精準扶貧”推介名單。7月下旬在武夷山召開的中國南平“武夷品牌”建設發佈會,再次打響了“武夷山水”全國生態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與此同時,我市還強化要素保障,創新人才工作機制,制定出臺相關政策措施,設立人才專項資金,為綠色産業發展和扶貧開發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積極探索建設全國首家“生態銀行”,打通資源變資産變資本的通道。目前,南平“生態銀行”建設試點方案已通過國務院參事室的諮詢論證,將在武夷山市和順昌縣開展試點。

  與此同時,我市按照“六個精準”、“五個一批”的要求,通過實施造福工程易地搬遷、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創新教育扶貧模式、開展醫療扶貧保障、實行政策兜底保障等一系列舉措,集聚資源加大幫扶力度,切實增強精準扶貧成效。“下階段,我們將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注重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聚焦深度貧困,進一步壓實責任,聚力攻堅,把脫貧措施精準落實到位,切實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市農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陳忠)

編輯:尹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