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漳浦多維度立體“送學”打通宣講“最後一公里”
漳州新聞網  2018-09-03 15:53:44

  “這樣學習新思想,很潮!”日前,在漳浦城西社區,社區特地請來民間剪紙藝術家盧淑蓉為居民開展培訓,融藝術與理論為一體的教學方式深受居民歡迎。“盧老師從傳統藝術談民族自信,從理論講解到剪紙教學,如此手腦並用的學習方式,很走心!”城西社區居民楊曉芳手舉剛完成的剪紙作品《中國結》笑著説。

  宣講“動”起來,貫徹“活”起來。在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田間地頭……處處都能看到接地氣、受歡迎、有實效的宣講形式。漳浦掀起了宣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熱潮。

  送講到村學習全覆蓋

  “根據百姓需要,我們豐富了宣講的‘科目’,把宣講陣地從大會場、報告廳搬到圩場集市、田間地頭、廟宇宗祠,讓新思想、新政策真正傳達到每個群眾心裏。”漳浦縣委宣傳部理論科負責人洪文生介紹,縣鄉村講師團抽調56名專家、教師、文藝工作者等宣講骨幹力量,實施“1+X”模式,以“鄉村振興”為主軸,“政策宣講、産業發展、鄉村文明、實用技術、社科知識、健康衛生、文化傳承”等為支軸,通過鄉村學校、道德講堂、文化戲臺、鄉村祠堂等四大宣講平臺,迅速掀起宣講熱潮。講師團將實施動態管理,採取“點菜式”宣講,宣講小分隊根據鎮村需求有針對性地確定講課主題開展宣講,説百姓喜愛的話語、舉百姓身邊的例子、用百姓樂見的形式送學送講到基層,確保“大學習”不留空白,打通基層宣講“最後一公里”。

  “原來我要騎摩托趕到鎮裏學習,還總苦惱如何有效地將黨的新思想新政策與村民分享,如今好了,鄉村講師團寓教于樂地將‘學堂’送進村,彌補了基層宣講力量有限的短板。”大埔村72歲老黨員翁三其一臉欣喜地告訴筆者。

  立足實際既“解惑”又“解渴”

  從産業興旺到鄉風文明,從衛生保健到水産養殖……漳浦縣“大學習”宣講熱氣騰騰。鄉村講師團隊伍成立後,該縣還統一組織了培訓,“結合百姓關心的身邊事進行宣講,讓思想傳播‘帶著露珠、粘著泥土’,群眾更容易接受,黨的十九大精神才能入腦入心。”洪文生説。

  “報告説要健全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這對大家都是好消息。”在綏安鎮城西社區,社區書記邱傳芳對報告中給予老年人的關愛連口稱讚。平日裏,邱傳芳看報紙、聽廣播、瀏覽網站……準確把握宣傳十九大精神,再拉家常一樣地講給社區居民聽,“我們愛講,大家愛聽!”

  學習深一層,落地勝一籌。在霞美鎮白石村,鄉村治理小分隊成員胡東藝講師結合近期市、縣委中心環保工作牛蛙、生豬養殖污染攻堅戰,用生動的案例為白石村群眾代表講解環保政策、知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聽了此次宣講豁然開朗,違法養殖不僅破壞水環境也違反了環保法,今後我們村民也要學著在生態環境保護上算大賬、算長遠賬!”聽完講座後,不少畜禽養殖戶表示,今後將更加配合、支持畜禽養殖污染治理行動。⊙陳麗萍

編輯:顏學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