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灃展示用可樂瓶、礦泉水瓶等回收原料經加工後製成的T恤(江麗峽 攝)
國際在線福建頻道消息(江麗峽):福州市晉安區果嶺生活小區有位老人,名叫柯文灃,鄰居們都親切地稱他“老柯”。老柯常常獨坐在房內,手裏拎著五顏六色的塑膠袋,塑膠袋在燈光的映襯下顯得格外耀眼。只見他嫺熟地拿起一把剪刀,將塑膠剪成長條,搓製成線,並自言自語道:“這樣加工一下,就可以用於編織了。”
老柯是環保志願者,上文描述的場景是他退休以後的日常狀態。他在小區內倡導綠色種植和垃圾分類、將垃圾的手工DIY帶入課堂。他也是環保“老頑童”,可以説,他的老年生活與環保息息相關,自2000年退休後,他就不斷地發揮生命餘熱,讓垃圾“重生”。
而與“環保”的這種難捨情緣,在2012年得到進一步加深。那年的一場大病讓他感慨生命有限。“劫後余生”的他,對待環保不但不“收斂”,對此事還調侃道:“賺到的日子,就還給社會。”
柯文灃用塑膠袋製成的編織繩 (江麗峽 攝)
“環保不是一個人的事”
老柯堅持認為,“環保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需要大家共同參與。”秉持著這樣的環保理念,他一直在身體力行地提倡環保,也收穫了不少人支持。然而,早年他的環保觀念,在福州卻有些“水土不服”。
2000年,老柯從上海退休回到福州。外企的工作經歷讓他養成了嚴格自律的環保習慣。剛到福州的他,延續著從前的習慣:用幾個袋子將垃圾進行細緻的分類後,再拎著兩三個垃圾袋下樓扔。但他居住的小區內只有一個垃圾桶,並沒有垃圾分類的概念,每家每戶都是用一個袋子混裝所有垃圾。周圍的鄰居看到了,便笑他傻:“你用兩個袋子裝了,最後垃圾還是被倒在一起,這不是多此一舉。”
這讓老柯覺得既無奈又可笑,但他仍堅持按自己的方法做,還把垃圾分類的經驗和鄰居們分享。久而久之,鄰居們也認同了他的做法。在老柯看來,環保不是一個人的事,如果能影響大家一起來做,對社會也是一種推動。於是,在老柯的努力和社會各界的推動下,2009年,老柯所在的小區成為福建省第一個“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小區,小區內的每個住樓都配備了兩隻垃圾桶,一個放可回收垃圾,另一個放不可回收垃圾。
垃圾分類只是一個開始。在此之後,老柯的環保觀念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他深感個人力量單薄,希望能夠成立一個團隊,讓更多人參與到環保宣傳中。但由於身體等各方面的因素,老柯創立團隊的計劃一直未能提上日程。
原來,2012年,老柯生了一場大病。這場病讓老柯感慨生命有限。醫生説他要觀察3到5年,若病情穩定,就算控制住了。但這些年過來,老柯覺得自己狀態都挺好,他覺得這是上蒼的眷顧,是“賺來的日子”。“那賺到的日子,就要回報給社會。”老柯説。
因此,即便仍在觀察階段,老柯也將自己的時間投入到環保工作中。就在採訪的前一天,他還在閩清縣考察,為當地創建環保文創村進行指導策劃。面對家人勸説,要他多休息,老柯常笑答:“你們看我好像都很忙,其實做這些事對我來説就是一種休息,一種放鬆哩。”
柯文灃用廢棄的利樂包和硬皮紙製作的手工藝品(江麗峽 攝)
“二次利用垃圾也是種環保”
在老柯眼裏沒有絕對的“垃圾”,只有放錯地方的“資源”。他認為,踐行環保方式有很多種,在垃圾丟棄前,若能延長它們的使用壽命,也是一種環保。因此,如何將廢棄物進行二次利用,也是老柯每天生活的一部分。
“這是用可樂瓶、礦泉水瓶等回收加工後製成的T恤,這是我用喝完的牛奶利樂包製作的小船,這是我用塑膠袋做成的可用於編制的線……”柯文灃坐在自家客廳的椅子上,自豪地介紹著他用廢棄物製作的手工藝。紙盒、空牛奶盒等這些在平常人看來隨手就可丟棄的東西,在老柯的眼裏卻是“寶貝”。
這些年來,凡事都喜歡自己動手的老柯,利用自己早年學到的雕刻手藝和産品設計的經驗,極盡所能地讓垃圾“重生”。
早年老柯和志願者在對小區居民垃圾進行調查時發現,廚余垃圾佔生活垃圾的比重大,平常約佔45-60%,夏天瓜皮多的時候甚至能達到70%。於是,老柯開始嘗試用廚余垃圾漚制有機肥。據他介紹,他將果皮、剩飯放置在容器內,加入紅糖,密封發酵,大約半個月有機肥就製成了。
這些有機肥他先在自家“做實驗”。“早年我在家樓下的一塊空地上種些蔬菜,用自己漚制的肥料種植,長勢還不錯。”老柯説,“許多居民看到常會跑來問我,也學著利用廚余垃圾漚制有機肥,種在自家陽臺。”
參與的人多了,老柯便向物業提議:在小區內推廣綠色種植。2013年,物業給了老柯50平米的地,老柯在小區內倡導成立了福州市居民第一個綠色種植社團“樂耕社”,並開展“一米陽光 綠色家庭”有機環保種植。為倡導綠色生活,老柯要求:所有參與種植的居民不能施用化肥、農藥,必須堅持使用家庭廚余垃圾漚制的有機肥。
除了廚余垃圾的利用,老柯還時常走進小區和學校,開設手工DIY教學,指導大家用空瓶、利樂包、廢紙等材料製成各色手工藝品,並倡導孩子們從家裏帶來廢棄物作為手工原料。在老柯的指導下,學生們在手工製作的過程中逐步認識到了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孩子們的環保觀念在提升,有時候還能向家裏的大人提倡環保行動嘞。”説到這裡,老柯高興的像個孩子。
老柯透露,他所在小區的綠色種植,目前由於一些原因停止了。雖有些失落,但他表示,福州一個公園計劃出一千平米的土地推行綠色種植。“到時候,種植對象將面向全社會徵集,將有更多人參與到環保行動中來。”説這句話時,老柯的眼神充滿期待。
柯文灃的小區菜園示範點 (圖片由柯文灃提供)
柯文灃的環保手工課開設校本課程(圖片由柯文灃提供)
老柯參加首屆海峽兩岸(廈門)紙藝産業博覽會時,以三坊七巷為題材創作的環保公益紙雕《福州印象》,並獲得了“特殊貢獻獎”(圖片由柯文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