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馬尾打造15分鐘便民服務圈
福建日報  2018-09-06 09:17:11

  “以前,公積金查詢要到公積金中心或銀行去,年齡大了,跑那麼遠挺麻煩的。現在,拿著身份證在社區就可以查,省時省力。”3日,家住福州馬尾區羅星街道馬限社區的居民劉楓,很方便地在家門口就查詢到了公積金情況。

  從“出一趟遠門辦好”到“家門口辦結”,得益於馬尾區將首批94項公共服務事項下沉社區,打造出15分鐘便民服務圈。據悉,公共服務事項下沉社區在福州市及全省其他城市也有實施,但一次性整批下沉94項到社區在全省尚不多見。

  今年5月,馬尾區全面梳理辦事清單,將首批94項民生事項簡化流程和手續,下放至社區辦理,涉及人社、衛計、不動産等部門,包括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登記、高齡老人補貼等事項。目前,已在馬尾鎮濱東社區、羅星街道馬限社區、瑯岐鎮閩瑯社區等7個社區試點推行。

  為規範辦事流程、完善政務服務,8月初,馬尾出臺《村居(社區)政務服務管理辦法(試行)》,對軟硬體條件作進一步明確:社區綜合受理平臺服務大廳使用面積100平方米以上、村居30平方米以上,按實際情況需具備四個功能,包括引導諮詢、綜合受理、休息等候和自助服務。

  馬尾區行政服務中心主任張少宜介紹,社區綜合受理平臺實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模式,採用“直接辦理”“收辦分離”服務方式,統一事項辦理、服務過程標準。各個社區服務大廳設立A、B兩個綜合受理窗口,其中,A窗口作為便民服務統一受理和反饋入口,即社會事務、人口計生、勞動保障等;B窗口辦理黨組織轉接、人民調解、法律援助等比較繁雜的事務或網絡系統尚無法歸併到A窗口的特殊事務。

  羅星街道馬限社區書記陳秀英告訴記者:“此次下沉事項對我們社區居民來説,是一件大好事,我們社區也專門安排2名工作人員負責辦理,前期也進行多場培訓,確保做好這項工作。”

  服務事項下沉社區,讓那些遠離城區的居民更加受益。家住瑯岐島的陳麗英去年失業後,一直有開小吃店的想法。根據有關規定,符合條件的失業人員創業可憑就業失業登記證,領取每年3000元的創業場租補貼。到社區填表蓋章,到街道復審蓋章,到人社局核定……得知手續煩瑣,她一直沒有去辦理這個證。

  近日,陳麗英成功辦下就業失業登記證,卻只跑了一趟社區。“以前,得從瑯岐搭公交到區人社局,來回要2個小時左右。萬一手續不全,還要再跑一趟,很麻煩。現在,拿著身份證在社區就可以辦好,真是太方便了。”陳麗英深有感觸地説。(福建日報 記者 段金柱 通訊員 許琳晶)

編輯:顏學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