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福建縣域經濟評價結果揭曉 經濟實力十強縣市出爐
東南網  2018-09-21 09:35:17

  原標題:2018福建縣域經濟評價結果揭曉 經濟實力十強縣市出爐

  由福建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所屬單位“福建省區域和企業評價中心”開展的“2018年度福建省經濟實力十強縣(市)、經濟發展十佳縣(市)”評價結果近日揭曉。

  2018年度福建省縣域經濟實力“十強”縣(市)依次為晉江市、石獅市、福清市、閩侯縣、南安市、惠安縣、龍海市、上杭縣、永安市和連江縣;經濟發展“十佳”縣(市)依次為雲霄縣、詔安縣、建寧縣、長汀縣、南靖縣、永泰縣、武平縣、長泰縣、閩清縣和連城縣。上述評價結果是基於2017年相關數據進行測算的。

  自1994年起,福建省區域和企業評價中心每年開展縣域經濟評價工作,在各方支持下評價指標體系不斷完善。該評價指標體系不以GDP論英雄,既有經濟發展品質、效益和體量、速度等指標,也包含創新驅動、民生保障、生態保護等指標,體現了高品質發展的要求;其中,經濟實力“十強”縣(市)主要是評價品質和體量,經濟發展“十佳”縣(市)重在評價發展效益和速度,能夠較為準確地反映福建縣域經濟發展的總體狀況,有助於引導各縣(市)踐行新發展理念。2017年福建省縣域經濟發展主要有以下特點:

  高品質趕超邁出堅實步伐

  經濟增長保持穩中向好態勢。2017年全省縣域經濟總量比上年增長8.3%,增速比全省快0.2個百分點,其中有30個縣(市)增速超過全省平均水準;地區生産總值超過500億的縣(市)有8個,超過300億的縣(市)有16個;縣域生産總值三次産業比重由2016年的12.7:52.5:34.8調整到2017年的11.7:52.4:35.9,第三産業佔比提高1.1個百分點,三次産業結構進一步優化;49個縣(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現正增長,一半縣(市)財政收入增長超過10%,縣域經濟發展品質和效益進一步提升。

  創新驅動基礎不斷夯實。所有縣(市)“規模以上工業R&D經費投入佔主營業務收入比重”指標平均值比2016年增長14.29%,研發投入增速快於經濟增速,促進了新舊動能加快轉換。

  生態環境品質進一步提升。所有縣(市)地表水品質平均得分比2016年提升7.12%,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好于2016年,水和空氣品質越來越好,“清新福建”建設取得新成效。

  區域協調發展呈現可喜局面

  山區縣(市)整體實力增強。從“十強”縣(市)排名看,沿海縣(市)佔有8席;從“二十強”看,山區縣(市)與沿海縣(市)平分秋色,各佔10席,其中第11至16名均為山區縣(市),一批欠發達縣(市)和山區縣(市)經濟發展步伐加快,精準扶貧工作取得新成效。

  山區縣(市)後發優勢顯現。從“十佳”縣(市)排名看,山區縣(市)佔有8席;同時,有15個山區縣(市)進入“二十佳”,14個位次上升10位以上的縣(市)中有12個是山區縣(市)。可見,經過長期的山海協作,山區縣(市)後發優勢逐步顯現。隨著兩個經濟協作區建設的有力推進,山區縣(市)與沿海縣(市)的差距將進一步縮小。

  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提升

  縣域城鄉居民增收勢頭良好。縣域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於全省平均水準的縣(市)有5個,增速高於或等於全省平均水準的有34個;縣域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於全省平均水準的縣(市)有15個,增速高於或等於全省平均水準的有36個,縣域城鄉居民收入與全省平均水準差距進一步縮小。

  民生保障水準提升。得益於惠民生、補短板政策的大力實施,2017年大部分縣(市)的民生支出增長超過10%,其中13個縣(市)的民生支出增長超過20%。可見,福建省縣域經濟發展體現了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記者 周琳)

編輯:顏學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