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9月28日訊(記者 張志濱)“一場安全事故發生,可能是小概率事件,但一旦發生了,就是無法挽回的痛苦。”9月27日,在接受記者專訪時,中國物業管理協會會長沈建忠反復強調這一句。
當天下午,“共創共建,讓社區更安全”福建省首屆社區安全管理論壇在福州舉行,會上,沈建忠發表《警鐘長鳴,安全第一》主題演講時提出,安全發展觀應成為物業行業核心戰略。
沈建忠説,前幾天在飛往布拉格的飛機上,他在思考社區安全問題時,機上正在播放一部名叫《Me Before You》的電影,影片中主人公因一場安全事故帶來悲劇命運轉折。這讓沈建忠聯想到,同樣如此,社區的安全事故問題關係到每個社區業主、每個家庭,安全事故雖然是小概率事件,但安全事故猛于虎,一旦發生,對於傷及的家庭和個人,就是滅頂之災。
沈建忠説,每一個漏洞、每一次意外,造成的後果可能都是致命的、讓人無法承受的,也是事後無法彌補的。“作為物業服務企業,百分之百做好分內的安全防範工作是重中之重。”
他分享了自己所住小區內曾經發生過一件典型的安全事件:有一戶居民家裏發生了天然氣爆燃事故,由於物業公司安保人員的應急處置得當,雖然整幢樓報廢了,但沒有造成人員傷亡。“我想這就是訓練有素物業安保服務的價值所在。”沈建忠感慨。
但是,物業企業卻正面臨許多新的挑戰。
沈建忠説,一方面,物業服務企業要防範各種自然災害帶來的安全隱患;另一方面,隨著物業配備的設備、場地、設施越來越複雜,不安全因素也大幅增加,安全事故發生的類型日益增多,社區內消防安全隱患、高空拋物、地面塌陷、外墻剝落、電梯故障、水電煤氣等危險也始終存在。再者,當前複雜的社會環境和治安狀況,對物業管理的安全工作提出了更嚴峻的挑戰。
那物業企業又該如何做好社區安全管理工作?沈建忠認為,安全發展觀應成為物業行業核心戰略,必須以創新和務實的態度,強化安全措施、落實安全責任。尤其是在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新時代背景下,要樹立新的安全發展觀,構建新的安全體系。
對此,沈建忠分享了五點建議:
一是,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國家強制性標準、行業標準或相應規定,應嚴格執行。如《消防法》等。
二是,創新思維,強化責任,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體系。物業服務企業應當要從戰略角度入手,改組職能部門,改革現有安全管理制度,形成激勵機制和長效機制,建立新的企業安全管理體制。
三是,強化培訓,特種人員強制持證上崗。既要注重技能、技術方面的安全教育,還要注重員工安全管理價值觀的教育,加強員工安全道德行為的指導、規範、約束和監督。培訓完後應當從法律層面簽訂《生産安全責任書》,從源頭上規避風險。
四是,以科技創新作為安全發展的驅動力。不斷創新物業安全管理模式,如電梯物聯網系統、人臉識別系統、數字消防體系等信息系統的應用,將設備與設備、設備與環境,設備與人有效地結合起來,在提高勞動生産率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安全因素。
五是,將安全管理與行業誠信建設深度結合。實現物業服務企業在安全管理中誠信與失信行為隨時暴露在監管的“顯微鏡”下,褒揚誠信,懲戒失信;部門聯動,社會協同;依法依規,保護權益;突出重點,統籌推進。
最後,沈建忠援引海恩法則(“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後,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説,“安全問題無小事,唯有不斷完善和改進,警鐘長鳴,才能確保萬無一失。每一家企業高度重視安全管理工作,行業才能永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