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統籌協調夯實發展基礎 ——三論學習貫徹省委十屆六次全會精神
堅持高品質發展落實趕超,統籌協調是內在要求。統籌發展有利於優化生産力佈局,提升生産要素集聚度,加強資源平臺共建共享,實現區域、城鄉一體化發展。我們要按照省委全會要求,著力區域協調,著力鄉村振興,進一步拓展發展空間,夯實趕超基礎。
新時代新起點建設新福建,需要大格局。上世紀80年代以來,省委省政府推進閩東北、閩西南經濟協作區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積累了豐富經驗。隨著全省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福州和廈漳泉兩大都市區帶動效應不斷增強,為進一步統籌發展創造了更有利的條件。把經濟協作區上升為協同發展區,將進一步突破行政界限約束,推動生産力合理佈局、生産要素自由流動,形成高品質的區域一體化發展態勢,提升區域整體競爭力。全省各地要積極融入、主動作為,建立健全推進機制,為兩大協同發展區建設創造良好環境。
建設兩大協同發展區,要堅持市場為主導,促進産業間、行業間以及企業間的合理地域分工。在具體推進過程中,要突出把握三個方面:堅持項目支撐,以“五個一批”為抓手,加快推進一批重大合作項目,以大項目促進大發展;把握推進方向,圍繞一體化、同城化,在空間佈局優化、基礎設施對接、産業協同發展等方面邁出更大步伐;突出重點領域,在基礎設施快捷聯通、産業發展合理分工、試點平臺政策共享、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生態環境協同保護等五個方面發力,帶動兩大協同發展區建設。 下轉第2版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我國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品質。堅持高品質發展落實趕超,著力鄉村振興是基礎。各地要充分發揮我省農業優勢,切實加快特色現代農業建設,不斷壯大優勢特色産業的實力。因地制宜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把農村打造成為農民幸福生活的美麗家園。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聚焦重點地區、重點人群,探索建立脫貧長效機制。
無論是建設兩大協同發展區還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目的都是為了形成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形成區域、城鄉融合、協同、聯動發展的新格局。為此要加快基礎設施升級,建設安全高效、智慧綠色、互聯互通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促進基礎設施向鄉村延伸,充分發揮綜合效應。要引導各地立足自身比較優勢,形成分工合理、特色鮮明、産業集聚的發展路子,防止低水準重復建設,防止同質化無序競爭。要加強公共服務資源共建共享,統籌謀劃實施社會事業重大項目,促進資源要素向鄉村流動。
著力區域協調、著力鄉村振興,將有效推動我省區域發展朝更深、更廣、更緊密融合的方向前進,從而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我們要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風深度推進、加快融合,進一步形成高品質發展落實趕超的宏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