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針花海最是“忘憂”
福建日報  2018-10-12 09:34:11

金針花海最是“忘憂”

  “莫道農家無寶玉,遍地黃花是金簪。”八九月的台灣花蓮,正是金針花怒放的時節,漫山遍野鋪滿了金燦燦的黃花,置身其中,仿佛進入一個童話世界(右圖)。金針花又名忘憂草、黃花菜,因為早開晚凋,有“一日美人”的雅號。

  在台灣,金針花既是觀賞名花,也是席上珍品,其莖、根、葉均可入藥,在花蓮富裏鄉、玉裏鎮等地已有數十年的大面積種植史。同時,由於花蓮獨特的地理環境等條件,使得這裡出産的金針花品質好、産量高。近幾年,金針花也被花蓮打造成在地景觀,賞花活動吸引旅遊人潮,結合美食、花宴、健身、民宿(農家樂)聚攏錢潮,成為地方經濟新的增長點。

  花蓮六十石山的金針花海景致壯美,被譽為“台灣最美金針花海”,也是台灣東部遊最佳賞花去處。2018“情定花蓮 映象之旅”活動日前在花蓮舉行,記者隨團攀登六十石山,放眼望去,隨處可見一片片金燦燦的花田,明媚的黃花競相怒放,一朵朵成簇,一簇簇成團,不著一點雜色,煞是好看。微風吹過,但見花瓣搖曳生姿,似為大地鋪上了一片金黃色的地毯。再由近及遠,看一眼那花田的盡頭,幾戶頂著紅瓦的農舍散置在田間,構成了一幅美不勝收的田園風情圖。

  近年來,向外界行銷金針花,打響“金針品牌”,成為花蓮縣休閒旅遊協會的主要任務。相關人士告訴記者,金針田也要有文化助力,才能讓更多的遊客樂而忘返。在六十石山景區,隨地形起伏添置了7座涼亭,亭名分別是“忘憂”“黃花”“鹿蔥”“鹿劍”“丹棘”“療愁”“萱草”,這些都是金針的別名,既普及了知識,也詩意十足。

  倘若你到花蓮賞金針,切莫急著離開,兩天一夜的行程剛剛好,除了賞花、體驗採摘,還要在景區享用一兩頓金針宴,煎、炒、烹、炸,花樣繁多,保準讓你大飽口福。而隔天清晨,還能欣賞薄霧中的金針花海,更是別有一番風味。(福建日報駐臺記者 劉深魁 文/圖)

編輯:顏學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