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漳浦百歲老人戴其泗:不戴老花鏡讀報口齒清
漳州新聞網  2018-10-16 11:42:21

漳浦百歲老人戴其泗:不戴老花鏡讀報口齒清

  戴其泗在看報

  今年102歲的戴其泗老人住在漳浦縣佛曇鎮東坂村。重陽節前夕,筆者走訪了這位飽經滄桑的歲月老人。只見他中等身材,面容慈善,性格溫和;現在不但吃得好睡得好,還能端坐著雙手拿起報紙來閱讀;雖然有些耳背,但説起話來口齒清晰,一臉燦爛,像個老頑童。

  “我父親育有兩男三女,現在家族五世同堂。”戴其泗的長子、年逾古稀的戴尖頭告訴筆者,他父親出生於1917年,在14歲那年跟隨長輩出遠門,前往現在的龍海市白水鎮給一個掌櫃當賬房小夥計。當時,掌櫃曾故意把一個錢幣丟在地板上,來試探這名賬房小夥計。戴其泗把錢幣撿起來,還給掌櫃,這下掌櫃才放心地把活兒交與他做。不過後來,戴其泗因為算盤打得不夠精通被難住,兩年不到就自我要求返回老家。在老家,戴其泗重新向算賬老先生刻苦學了一段時間後,又進入當地一家有名的造船廠當賬房先生。此時是上個世紀30年代末。新中國成立後,戴其泗在佛曇鄉政府給公家做賬,不久被安排在救濟糧店裏管賬,而後轉入供銷社,並當上了經理,直到退休。

  “退休後,我父親有一段時間與同村人合夥養殖牛蛙。那時,掙不掙錢他不大在意,只圖有事兒做。幾年之後,由於年紀漸大,就賦閒在家,與孫兒、玄孫們生活在一起,盡享天倫之樂。”戴尖頭告訴筆者,他父親70歲之前還抽過土捲煙,但從不喝酒,也不大喝茶。百歲之前,他還能獨自拄著拐杖到村裏老人協會打牌,與人嘮嗑。

  “‘不貪不怒,順應自然’是老人家最常挂在嘴上的話,他給人家算了一輩子的賬,養成了這個性格特點,經常用它來教育家族裏的晚輩們。”戴尖頭回憶,16年前,他母親曾在離家門口不遠處的路上撿到一沓錢,回來細數,居然有2萬多元。由於擔心失主遺失了錢財非常著急,父親馬上帶著家人四處打聽,最後找到失主,把錢原數奉還,失主感動得連聲道謝。這件事成了村裏十幾年來的美談。

  和戴其泗相處過的老鄰居告訴筆者,戴其泗不輕易生氣,很少因為個人得失和別人斤斤計較,即使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也只是比較嚴肅地説上幾句。“這種性格,是他經歷了許許多多的磨難練就的。”

  現在,戴其泗老人生活很有規律,每天早上6點左右起床,晚上8點多入睡。他雖然牙齒脫落了,但並不影響一日三餐,一頓可以吃一大碗米飯,愛吃豬腳肉,水果攪碎後也吃一些。每次吃完飯,他一手拄著拐杖,一手騰挪一隻專用坐椅,在屋內來回運動,偶爾也在家人的攙扶下,到屋外溜達溜達。白天在運動之餘,老人家會靠著扶椅打一會兒盹,養養神。

  “我年紀大了,做什麼事都不大方便,只能看看報紙。”當家人對著老人家的耳朵,告訴他家裏來客人了,戴其泗很高興。只見他取來一張報紙,端坐在椅子上,挺直腰板,一字一字認真地讀起來。百歲老人不用戴老花鏡,能把報紙上的字清楚讀出來,這眼力著實令人驚嘆。

  洪錦城文/圖

編輯:顏學輝